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北资讯 >> 文章详情

再论心移短打

问题:再论心移短打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7 17:26:10
   我首先说明我的基本观点:心移短打,绝不是研究出哪套拳法和哪些招法就完成了心移短打,更不是哪位学练了哪套拳法哪些招法就掌握了心移短打,如果是这么考虑的那就只能把研究心移短打带入了歧途。
   心移短打是什么?就是搭手就可让对手失去中心的瞬间施技,这一高级术功是哪套拳法和哪些招法就能解决的吗?不管你是否学了36招--81招--108招甚至更多的招,也解决不了心移短打,因为心移短打是武术综合术功的集中表现,没有相当过硬的基本功要想实现心移短打是决然不可能的。前些天s弟兄说的是有道理的,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在向心移短打靠近,达到了那个境界,练到了那个程度,就自然完成了心移短打的研究。张老师讲:【心移短打的术法极高】。这个术法必须是平日的苦练,达到了那个境界和程度,你才能体会和悟到心移短打的术法之高。拳分走练打行,我们为什么到打拳就停止了?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和程度,到了那个境界和程度,行拳也就必然产生,无需谁教你。心移短打也是同一个道理。待续。

答复:心移 少北上人(中级会员) 2008-10-8 9:26:32 
大鹏兄说的很好,功到自然成的,少北武术节你去了没有,好想和你聊聊

答复:再见!一个支持你,赞赏你的兄弟 S.B.W.S(中级会员) 2008-10-8 10:21:58 
我本不愿再说文论武,但大鹏兄又提到了我,深感荣幸。你支持鼓励我,让我继续深入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很感动。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的思想比你还激进,还“大逆不道”。但我没有勇气再说出来,我也许从此消失了,网络上少了一个支持你,赞赏你的兄弟。因为历史上变革的人都会被“车裂”的(开玩笑)。虽然我们不必担心被“车裂”,但提的观点太尖锐、太敏感、有勃常规,不按规矩出牌,一是不会被人所接受,再是某词某句中有“漏”,被人抓一把柄,进行人身攻击。如果真来个网络调查把我公布出去,就会被同仁所孤立,被骂为叛逆者,迫使我们离开深深喜爱得少北武术,带着我的队伍“滚蛋”。所以我们的观点、办法只限于我们的小圈子“恕不外传”。我作为“小圈子”的一师之长,不是高高在上的“土皇帝”,而是大家的“兄长”“朋友”。凡是任何人的观点、经验、方式方法都让大家来讨论,通过实践后再定格。明是我在教徒弟,其实徒弟们也在教我。我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被这麽多人认可,就是有点“不按规矩出牌”。大鹏兄,也许我们的观点若干年后,在血的教训中,在历史车轮轧压下,人们会清醒的,那时也许有人会想起我们这些“大逆不道”的人。

答复:有道理的—— 布衣(中级会员) 2008-10-8 11:13:38 
这种打法也就是拳势。任意部位的接触,在一瞬间都会造成对方失衡,拳力最大者是其身力,而不是局部臂腿之力,不会运用身力者,是不知什么是拳势的,内力是协调发力的一种方法,运使内力是运用身力的基础,这两方面至关重要——

答复:那样会痛苦的——不要那样 布衣(中级会员) 2008-10-8 11:23:55 
不要那样想,也不要那样去做,离开可爱的少北,是会真的大逆不道了,会是欺师灭祖的,那你们就是三不正,不要忘记我们是永远忠於少北,永不背叛,捍卫少北的誓言。有阳光道不走,为什么要那样非走死路呢?找生门——不要那样好吗?——你们的朋友

答复:续上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14 18:38:42 
   心移短打,是武术之巅,我只是把我这些年的武术心得拿出来,与同仁共勉,有不对的地方望批评指正。
   心移短打,我的理解是【搭手就可让对手失去重心的瞬间施技】,搭手就可让对手失去重心,说说容易,要达到这一境界没有得法苦练是办不到的,首先是【九术功】【六根功】以及拳法拳技达到一定程度,这是基本综合术功,然后必须研究人与人的对战形式,博览各拳家特点,做到张老师讲的【搭手能明】,明什么?1,首先明对手是何门拳技,2,明对手力之大小,3,明对手速度快慢,4,明对手反映如何?5,明对手拳功深浅,6,明对手胆量如何?此六明在搭手瞬间便知,方可视其情况施技,如何搭手?搭手后,如何使对手失去重心?
   主动搭手;
   一,身法步法最为重要,步运身形夺地利,这里讲到了身形的问题,身为何形?如果步运木桩一根的身形,是绝对不行的,身形当如如风柳,前后左右摇摆不定,但绝非身如风柳摇摆于逍遥自在,当摇摆于速灵,让对手虚实难辨,随身带步,步无规律,三点如醉四点如颠,似中却在走半边,似边却在进中间。这一系列都在进攻中的瞬间完成,步到之处,对手不能先知,此对己有利,对彼不利的地利已夺,令对手应之不及,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应对不能自如,其步法必乱,步法乱则败之一半,我以身带步,步到身已到,身到手已早到,必令对手身先失衡,此正是施技之战机。一定要身到步到,万不可步到身到,二者貌似同理,其实不然,身到步到,身如摆柳。步到身到,身如木桩。
   二,拳脚之力,力有多刚,势有多猛,当然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作用在对手身上的力有多大,我们经常强调力刚势猛,很少强调作用在对手身上的力有多大,势猛是搭手之际的瞬间势猛,绝非拳身未接,身先势猛,锋芒先露,此只能夺势,不能夺人,常言道:【拳打不知】,你已让对手先知,就很难把力作用在对手身上【除非对手是利巴白丁】,为拳家大忌。作用在对手身上的力的训练十分重要,此力不同于练习基本功、拳法套路时的发力,是在身形变化时的瞬间发力,此力当在双人练中产生,因为你必须要体会对你产生反作用力时的身形步法受到多大的影响,影响中是否需要变化,在变化中达到不影响你的施技和发力,是为上乘。待续。

答复:续上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15 9:38:23 
   三,身步速灵,巧夺地利。【巧】是这八个字的关键字,何为巧?巧。决非大摇大摆,直来直去,当巧于对手不知,巧于对手不明,巧于对手难辨虚实。无巧难夺地利,地利是敌我双方的制胜之地,夺不到对己有利,对敌不利的地利,千招难用,万法皆空。但夺地利决非易事,因此,张老师提出【巧】夺地利,何以至巧?不经言传身教,终难明了。因夺地利,没有固定的身法和步法,皆在瞬息变化中因势利导,所有的身法和步法都能夺到地利,同时所有的身法和步法也都夺不到地利,二者并不矛盾,就看掌握在谁的身上。
   身步速灵------灵活速变,灵于至巧,活于虚实难辨,身形步法变化,重在速疾,速疾应变于对手难料。搭手之际,顺势应机,应机施技,势猛力刚,借身形顺势施技发力于最大,施技于不拘一格,不泥一法,灵活于机势自然,张老师的【招无定数】皆在变化应机之中,使对手敌之不及,达到这样的境界,决非一日之功。

答复:续上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15 12:58:01 
   四,手脚出发如剑,必借身形展缩如弓,手可达快如流星,脚可到动如脱兔,势可为万马奔腾,意可在笑傲九霄之潇洒自然。
   上述四点是主动搭手的顺机应变能力,攻必有要法,进必得机时,得机必应机,应机动莫迟。
   被动搭手;
   被动搭手,其接招、接力、术法极高,对研事【心移短打】颇有帮助,得沧州家中表兄秘传【滚龙盘走】之技,其技法与我派柔化大同小异,是以【柔克刚,弱胜强】为理论基石,其实,拳法之技,比论刚柔,按照【易经】的乾坤成例,缺一方则另一方就不能存在,因我派素以刚猛建树,此技有悖我派常规,以免招来说三道四,不叙为佳。【完】
   

答复:光大少北弟兄: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15 13:17:04 
   应弟兄之约,恕我不能叙述全面,也因此技不是我派武功,在我派论坛上胡说八道,难免遭致非议,我说话并非咬文嚼字,话有满腔,实难一诉,得罪了。再见。
                              大鹏展翅

答复:兄长不必计较 光大少北(中级会员) 2008-10-16 14:51:11 
   话说“柔”不只是别门派的专利,少北拳理、拳术也有“阴柔”“刚柔相济”之说。离开了“阴柔”发力点刚,如无根之体,要么软弱无力不为点刚。要么强弩之末不能自如收发。失去了“柔化”,也只能称“刚猛”,粘连随和刚柔相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那种长驱直入的刚猛,充其量....(打住、又胡说八道了)
   所以,仅把少北武术练成“刚猛”之风格,是把少北武术丢了一半。别门派的”阴柔“是否与我们的有异曲同工之处,应了解一二。因此大鹏兄不必顾虑,大胆揭开别门派“阴柔”一角。相同,大家哈哈一笑,那种“刚猛有余,阴柔不足”之观点就不攻自破。不同,又没有说让人去效仿,何错只有。至于“够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个别人,应不置可否。(另外,大鹏兄的引经据典与那种故意咬文嚼字者有天壤之别,兄长不要计较)

答复:内外兼修已达刚柔相济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17 18:42:32 
   搭手相接,必论攻防,攻防之道必论刚柔,俞大猷剑经说: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此四句的前两句是指【进攻出招必以刚力当先,防守必以柔力接招】,后两句是指【不管你的对手怎样进攻,我静气而待,因为我已查破明白了你的进攻节奏】,知拍:拍,节奏。十八技中的【呆静技】的呆,不是呆板,是迷惑对手的假象,是在对手的进攻节奏已经查明的前提下,否则那真就是呆了。有一条需要明确,不管是刚还是柔,决定胜负的力,必是刚力,而且是瞬间的爆发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想方设法把你的这一爆发力作用在对手身上,防守也是为了进攻,防中不攻废了一半,防守中以柔力接招,接招后柔中突发刚力进攻,在进攻中遭到对手反攻,我速以柔力相接,刚柔相互转换,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已达自如,可谓上乘,这就是刚柔相济。
   【滚龙盘走】,歌诀:金龙戏水撼山移,滚浪无花涌波低。蛇转环缠能化力,翻扣盘旋走寒鸡。此四句是它的中心思想,与我派柔化理论有相似之处,其拳法外形有所不同,与太极相似也有所不同,因当前太极只是强调后发制人,是以被动出场,不能主动,我派柔化主被兼备,就是我们很少有人去研究它,练的人不多,有成就的就更少了,因这是慢功,没有相当的耐力是很难把它练成的,一旦把它练成,你就会感觉到少北的点刚力随时可发,得心应手,同时也会感觉到刚力之中的震撼之力,张老师今年八十了,他打出的拳仍然有震撼之力,这就是内力的体现,练拳应内外兼修,不可偏废。
   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我们东方人动武之术的理论基础,当然我们有‘李元霸’的力气什么力都不要练了,对手有李元霸的力气,我们有什么力都没有用,可是李元霸毕竟是小说家凭空想象出来的神,根本就不存在,人就是人,有的人照常人的力大一些是正常的,东方人比西方、北方的身材小、力不能及,这是事实,可是我们的脑容量不比他们少,因此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柔胜刚,弱胜强】的理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武术扬名于四海,如果我们偏废了一面,一旦遇有比你更强的对手,你的刚猛在人家身上不起作用的时候,你就只有去做挨打的角色了,因此内外兼修是何等的重要。

答复:武术本是一家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18 13:22:01 
   其实武术本来就没有内家外家之分,只是习练程序的问题,所谓外家是先外后内,所谓内家是先内后外,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奔向武术的最高境界。
   如果一个门拳技,没有完整的内外兼修的理论和实践,这门拳技就不能成为一派,永远也不会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纵观天下武林,我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派别的理论和实践比少北更全面的,在武术的各个疑问,在少北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所谓各家之长是指各有侧重少北的侧重部分是以刚猛建树,但不能说明少北就不讲究柔化,其实少北的柔化部分也是相当精彩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当做侧重部分,这也没什么,当你的刚力达到极限时,你必然要寻求另一个方面来提高你的刚力,那就是以气助力,练气必须身体放松,改变你以往个练功方式,从意练开始已达柔化术功,达到以气助力的目的,才真正的完备走练打行,心神意念。
   所谓内家,是以先练内为侧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有【有阴无阳不出功】的体会,因为决定胜利的力毕竟是瞬间爆发力【刚力】,也必然寻求如何把其内力用在刚力上,也达到以气助力的目的。
   纲要中的柔化理论已很全面,实践中还应细化一些,要充分领会理解拳理的真谛,每一个动作都不能忽略,掌握发力的要点,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功夫不会扎实,柔化拳的马步功夫可以说是活马步,久之根基必固,必有大成。

答复:接上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08-10-20 20:38:52 
    天下武林是一家,在我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时候,武林中人挺身而出,亲如兄弟,义重情深,同仇敌忾,杨我国威,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门派之见荡然无存,武林中的真谛离不开一个【义】字,是义字把他们的心连在了一起,这个义字的义是【道义】,是民族责任感,是民族精神,是民族大义,为此,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勇无畏,显示了我华夏民族的英雄气节。
    在正义和邪恶面前,他们义无反顾,旗帜鲜明,路见不平,惩恶扬善,他们心胸豁达,豪气冲天,就连侠女秋瑾也有【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豪言壮语。兄弟之间,义重如山,情同手足,他们有福同享,有难我当,虽然不是同门,但义字当先,梁山好汉108,个个武艺高强,却性格各异,又非是同门,是义气让他们走到一起,为义,他们舍生忘死。
   人的一生交几个好朋友不是很容易,得罪朋友却不是很难,张老师讲我们要广交朋友,多行道义,是张老师的卓识、智慧和远见。

上一文章光盘最大的遗憾是 下一文章大家有必要在读0...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8
0
9
4
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