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武术 >> 文章详情

谈谈劲和力的问题——王永川


太极拳练什么,怎么练?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根据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又说:“懂劲后,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里明确指出练拳的过程和阶段。首先要练熟,要悟,达到懂劲,然后才能越练越精。这里悟是很重要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固然练不好拳,但光练,不动脑筋也是不能懂劲的。劲和力是每一个练拳的人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弄清楚劲与力的不同及其关系,对练好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太极拳的古典拳论,还是今人的诠释解惑,都强调劲与力的不同,对此许多书和文章中都有过论述,但是大多数文章不是将劲与力混为一谈,就是绕着大圈子,通过许多现象来解释,虽长篇大论却找不到一个直捷了当的说法。读者看了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看完后仍然是模模糊糊说不清楚。也就是说“劲”至今还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科学定义。而对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势必会成为进人太极拳殿堂的一个重大障碍。科学发展到今天,对于力已经有了明确的科学定义(这里讲的是经典力学,因为它完全适用于太极拳),而且已经为世人所接受。因此也应该用现代力学的概念来理解太极拳中所谓的力。所谓力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太极拳所表现出来的力完全可以用经典力学来说明。力的问题解决了,当然对劲也有必要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从而将劲和力很好的区分开来,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我在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中,根据自己练拳的体会,觉得完全可以对劲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下面提出来供同道们讨论指正。

什么是劲呢?劲是人体为达到一定的做功目的,利用全身肌体包括肌肉、骨骼、关节以至脏器(如呼吸器官)协调动作的一种模式,其结果是对外界物体产生作用力,达到了做功的目的。

这一定义对于人体各种活动(如体育,体力劳动,搏击等)都是普遍适用的。劲是表现在人体的内部运动状态,而力则表现在人体与外界物体接触时的作用(和反作用)。劲包含有能量,因而可以转化为功。劲是因,力是果。不同的劲就会产生不同的力。人体全身有很多关节,这保证人体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来调节身体的姿态发出各种劲力,这个力与人本身的“气力”自然有直接的关系,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人的“气力”是人本身的体格条件决定的。而太极劲发力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发得好,发得有效。气力大的人发出的力不一定比训练有素的气力小的人发出的力大。例如轮大锤是大家熟知的,要用腰,手臂要放松,下锤才有力。还有投篮球,光靠手臂是投不远的。如果将身子稍稍向下一蹲,立刻起身协同手臂向上推动,出手前再用手指一弹,球就可以投得远得多。这就是合理有效的使劲。这里还有力作用在外界物体的时间长短问题。力不大但作用的时间长,同样可以做较大的功。太极拳充分利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协调作用,而且使用长劲,所以可以以较小的力将对方发出很远。在生活中,特别在体育活动中,这种例子很多,如推铅球,掷标枪等等。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在中学时,学校开运动会,我们班级推荐一个平时练健美的同学参加掷标枪,满以为他的力气大,可以投得远,他自己也是信心十足。结果临场一掷,还不到十米。

内劲就是整劲,相对地当然有“外劲”或不整的劲即拙劲。身体不协调,不能充分利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作用,就是这种情况。整劲和拙劲的差别在于拙劲是先天的、本能的,而整劲却是后天的,需要通过训练才能有的。所以,劲是发力的方式、方法和过程,力和功是使劲的效果。力和功是能定量测出来的,劲却没有仪器可以直接测量的。“用力”一词实际上不够严格,说发劲或用劲比较合理。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应该在锻炼中注意用劲的方法,尽量使全身协调,劲往一处使,日久成了习惯,也就是长了功夫。记得有科学家计算过,人体的全部细胞在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运动,发出的力会有好几吨!这就是整劲含义,说明人的潜在能力几乎是无穷的。太极拳发劲往往是“两分劲”,即身体一部分向一个方向发力,必有另一部分往反方向发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要保持自身重心平衡,另一方面人体通过自身中心开合发力是最得劲的,就像炸弹爆炸一样,力量向四面八方散开,而质心保持不变。重心不稳脚根也就不稳。众所周知,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劲却谈不上什么方向和作用点。但我考虑劲也有三要素,它们是劲根、劲源和劲路。其实前辈早已对太极劲作过精确的论述: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节节贯穿,形于手指。即是说,劲之根在脚,劲之源在腰(腿),节节贯穿,形于手指就是劲路。劲路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劲。前面说过,人体有很多关节,其自由度很多,所以发出的劲也可是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来自“一动无有不动”的节节相连,因此发劲和运动时不能有一处呆滞。太极拳中每一动都是从劲源出发,即腰先动,再带动其他关节,节节贯穿,一直到外界着力点。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其实劲本质上也属于力学的范畴,但是它属于更为复杂的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理学和生物固体力学),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机械力学能简单描述的。一般练拳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太极拳还有一种叫做听劲的,实际上并不是上面所定义的劲,但是它与上述的劲有密切的关系,在指挥和控制发劲上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也是太极拳所特有的。所谓听劲,是人体神经系统感觉灵敏度的度量。人体在同对方肢体接触时,利用听劲感知对方的来力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传递给大脑,作出判断并应对决策,调节身体各部分的姿态,即利用适当的劲给以化解,并进行反击。所以听劲是人体获得外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重要手段。这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初学者,这种感觉的灵敏度很差,不能对微小的来力产生感应,即使有反应也不能产生合理的应变和化转,所以易于受外力作用而失去平衡,甚至被来力推倒。然而这种反应时间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而大大缩短。因为人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优良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长期的在不同条件下(即大量的学习样本)的学习,不断改进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方式,到一定阶段,形成了条件反射,几乎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就可对各种外来的力作出迅速的反应。《太极拳论》所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是练出了听劲的结果。所以练拳或推手要用好劲就必须进行学习,既要不断练习,还要用脑思考。练太极拳或推手一开始所以要慢,就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判断并作出决策。慢是为了以后的(反应)快。练听劲必须用脑筋。太极拳十分强调意念,就是要用脑。不论是练拳架还是推手都应该用意念来控制身体运动。劲是属于人体内部的机制,而且变化多端,需要人用意念来控制,所谓以意领气,以气引力。显然,这里意占有主导的地位。不论练拳架还是练推手都要全神贯注不得有杂念,要有神。各人根据自己的体会,打拳的快慢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认为集体练拳和配音乐使人分神、乱意,是不可能练好拳的。

发劲可以通过拳架进行锻炼,而如何根据听劲获得的外力信息,作出判断,控制劲路,指挥身体适时、适当地发劲,就得通过推手才能逐渐锻炼出来。练拳架使劲靠主观的想象,动作快慢可以自如,而推手则要根据客观的外力条件来控制身体的运动状态,其运动要受制于外力状态,所以拳架和推手是相辅相成的。推手可以检验发劲是否适当合理,再回到拳架中去锻炼校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人说练拳架是练知己,练推手是练知彼。我觉得如不练推手,恐怕连知己都难以做到。因为你打拳架面对的是空气,几乎没有反作用力,无法知道你的劲用得对不对,仅仅自我感觉良好是不行的。事实上,一个只练拳架不练推手的人,尽管自己觉得已经很放松了,如果跟人搭手,保证是全身僵硬,一推就倒。懂劲既要懂对手的劲,也要懂自己的劲。因此要真正懂劲,就要不断通过拳架和推手练习,并不断经过大脑思考(即是悟),学习到如何通过听劲感知外力的信息,作出决策,如何合理用劲化解来力并进行反击。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进落空合即出等等,都是讲的锻炼听劲和合理用劲的道理。知道了什么是劲和力,知道了应该如何练拳,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很快取得进步,达到懂劲的目的。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就是节能,太极劲是使自身发劲的效率达到最高,而听劲又进一步借助对手的力,使节能的效果达到最大。

太极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科学。但在科学还不很发达的古代,太极拳中的很多科学含义说不清楚,结果弄得很神秘,使广大的初学者望而却步,觉得太难学了。这当然不能责怪先人。但科学在不断的进步,过去无法解释的事情,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就可能迎刃而解。太极拳既是科学的,就应该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说明。实际上太极拳中很多道理,只要有一点现代的科普常识就不难理解。当然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气的问题。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来揭示太极拳的奥秘,打破太极拳的神秘感,对于继承发扬太极拳文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太极拳的门派众多,其中难免夹杂宗派思想。用现代科学来说明解释太极各种机理,就可以消除宗派思想。因为现代科学是普遍真理,是各门派都必须遵守的。同时可以集各派之长,去各自之短,促进太极拳的进步。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8
8
5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