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09-04 所属分类:传统武术 作者:贾新建 访问统计:470
文/贾新建 2013年
大成拳包含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和实作七步功法,简称为大成拳的“奇妙法门”。
“奇妙法门”中的站桩是重要的基础功法。站桩分养生桩和技击桩。其中,技击桩的第一重要桩法是“矛盾桩”。矛盾桩不但以培养锻炼“内劲”为见长,而且还具有独到的技击作用。
矛盾桩包含了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桩式中的后手为矛,前手为盾。矛有进攻之意,盾为防守之状。
该桩的站法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呈丁八步,两脚间距要适当。如果太小,重心不稳固;太大,则不利于重心的调配。上身似正非正,似斜非斜,后跨内裹,身体重心前三后七。两臂抬起,左臂在前,左手食指与眼同高,掌心向内,与自身约40厘米,左肘与肩基本同高;右手略低于左手(图1)。以上是左式的练法,右式的矛盾桩与左式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左右两式均要练习。
此桩的要点为:1、两臂在身前要形成稍向右偏斜的横椭圆状,以此自然符合大成拳“肩撑肘横”或“外撑内抱”的总体要领;2、正确的做到裹胯。所谓裹胯,就是使后胯尽量有内拧、后拉、下坐之意。裹胯的目的既可使躯干得以有效的放松,又可使胯部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
通过站矛盾桩,可使“内劲”不断得以强化。所谓“内劲”,即不用“劲”之劲。说白了,就是看起来没有力而实际却有力的劲。大成拳法认为,这种不用“劲”的“劲”,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特殊劲力。由于这种劲看起来没用劲,使用时能很好的麻痹对方;又由于“用劲”的前奏与后续身体是处于放松状态,所以变招的灵活性大。太极拳的“掤劲”是通过盘架子而得,大成拳的劲力则是靠站桩来获取。在站矛盾桩时,前臂屈肘约120~135度,后臂屈肘约95度,下肢的髋屈与膝屈角度基本大约为150~170度,这种以钝角为主的间架要求正好适合肌肉的收缩原理。此原则的要点是:上下肢的力量与关节角度有密切关系。当肘关节屈曲为120度时,相关肌群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对下肢而言,则髋与膝伸的力量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加。
大成拳的站桩讲究意念调配,通过“意”的作用对肢体产生相关的影响。站矛盾桩适应后,即可进行相应的意念活动。在身体放松的前提下,意感有人推我胳膊,我不让其推动,或有人拉我胳膊,我不让其拉开;也可体认有很大的力量砸我胳膊,我不让其砸下,若有力量向上挑我胳膊,我不让其挑起。在应用这些意念活动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意念不要太强,所选用的意念活动要“似有似无,若即若离”,这样的意念诱导即弱信号的强度影响。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只有给大脑输入的是弱信号,才能使肢体产生强的应答反应。第二是每次意念诱导的时间不能过长,通常体认2~3分钟即可。之后使身体处于单纯桩功下的休整状态,否则,势必使大脑和肢体造成疲劳而不利于劲力的培养。
矛盾桩虽然只是一个求力求劲之法,但在技击方面却有独到之处。其关键所在是,站桩到一定程度后,要使定式的桩法“活”起来,使静态的间架变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矛”和“盾”。前手的“盾”起到阻挡的作用,具有防守的特征;后手则化“矛”为拳或掌,作为击打的武器,具有进攻的效能。化定桩为实用的方法如下(以左式为例):
下肢为左丁八步,两手呈空握拳状,左拳置于身前,右拳置于身侧,然后,在上身左转的同时,左臂以“盾”之势向左上方掤出,左拳至头部左前方约八寸距离;右拳拳心向下,以“矛”之势向前上方击出,拳高略低于头(图2、3、4)。此动完成后,两拳向右下方回归原位,依次再做第二个动作。此过程中的“矛”是以炮拳形式出现的;如果右拳出击时右臂边外旋边使拳心向上,此时的“矛”则以钻拳形式出现(图5);假若右拳拳心向左,击打的路线是由体侧直线而出,这种“矛”即是崩拳的打法(图6)。
单式的矛盾出击熟练后,也可进行左右交替的练习。其方法为:上身继续稍向左转,与此同时,两拳下落至上身左侧稍前方(图7、8),然后,上身右转,右臂以“盾”之势向右上方掤出,右拳至头部右前方约八寸距离;左拳拳心向下,以炮拳之“矛”向前上方击出,拳高略低于头(图9、10)。此后,两拳下落至上身右侧稍前方,再做左“盾”右“矛”的出击练习,如此左右反复交替练习。按照类似的方法,也可做“盾”与钻拳“矛”、或“盾”与崩拳“矛”的交替练习。如果操练者的步法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则可将上述动作融合至各种步法中进行更为活化的练习。至此,习练者还可找一拳友进行模拟对练。比如让一方用拳做击打动作,另一方做矛与盾的攻防练习。开始时,动作要慢一些,要在慢中求力度,在慢中找感觉,在慢中获效果。然后再使攻防练习的速度逐渐加快,乃至完全过渡到接近真实的搏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