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武术 >> 文章详情

传统武术的回归应理好四个关系


目前,我认为重新构建中华武术的精神家园是刻不容缓的。怎样才能重建?唯有回归传统武术。任何一种有生命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唯有追本溯源,才可源远流长。要回归传统武术,则要处理好几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处理好文化扬弃和吸收融通的关系。武术的当代发展要汲取自身的文化之根,但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传统武术,本身就是精华与糟粕的复杂混合体,其中有着前人的智慧,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同时还存在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转换机制才能激发出它时代价值的文化传统。所以,这必须对它进行深刻的、理性的、把握好基础的,进行扬弃和传统性转换。如果不善于吸取前人的文化传统,那传统武术只能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如果不善于批判,传统文化就无法实现它的时代转换。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武术文化绝对不会故步自封、不善于吸收其他文化,明代中国的武术家曾经努力地学习日本刀法,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刀法的内容。到了本世纪中叶,李小龙融中西武技为一体,开创了截拳道,成为中华武术影响世界的一个成功典范。在当今,世界各民族体育活动中有着影响广泛的积极形式,诸如拳击、摔跤、击剑、柔道和跆拳道等等。在近代史上,由于中华武术受到西方体育的影响,焕发出了中华武术的创拳力。当今,西方体育中的不少理论,同样可以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其他的文化形式,夯实自己的文化根基,就可以激发中华武术的文化活力。但是,对于西方文化的吸取,必须建立在自身的文化精神基础之上,不是单一的为了表象的走向世界,而屈服于一种强势文化,使强势文化对我们自身的文化进行文化改造。

第二,要处理好历史继承同文化创拳的关系。有着自身精神家园的中华武术,是一种体现生命存在的活动方式,对现代社会而言,它既存在着代沟,也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首先可以说传统武术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体系,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性,让人们追求往日的野性,在这种需求下,传统武术以它特有的价值与魅力,为世人所重视。传统武术在提高技击能力中使人追求技、身、心的和谐统一,而由田径、体操与球类等主要活动构成的西方体育,要求运动员“更高、更快、更强”。传统武术表现为另一种文化情绪,比如在健乡观上,中国武术一贯强调以内为主的内外兼修,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张扬。同时还追求一种“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最真意”的神明之境。在世纪之交之际,在对中华武术向何处去的历史发问中,许多人把目光集中到了涌动着生命的传统武术之上,这本身就是对它的价值肯定。

创新是每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也是我们构建文化安全的自我需要,传统和创新是一致的,一个是一个的基础,一个是一个的延伸。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武术命脉,应以其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根基。因为与历史相伴而来的传统,本身就是一种可供创新的文化资源和力量,令人担心的倒是某些人“走火入魔”式的“艺高人胆大”的创新观。如果把中华武术的将来交付给这样的理论去操作,那中华武术的命运将会是一条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坦途吗?当年冯友兰先生曾经提出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态度,一个是接着说,一个是照着说。我就接着冯友兰先生这两种态度运用到武术上,对待武术的继承问题同样存在着前人基础之上的不断“接着说”而进行时代创造;第二种是不敢越前人雷池半步的“照着说”;或者是第三种态度“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重新说”而无视前人。毫无疑问,我觉得第一种态度是十分可取的。

第三,要处理好传统武术同竞技武术的关系。竞技武术是五十年代开始随着武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武术活动样式。它的表现特征就是以教练员为活动主体,以争分夺取优异成绩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运动形式的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套路和散打,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练套路的人不用练散打,练散打的人用不着套路。传统武术和经济武术是中国当代武术的两种活动形式。从历史的角度看,两者之间似乎有着一种文化联系,但更表现出一种很大程度的文化差异,他们附带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各不相同。由于种种原因,竞技武术迅速成为当代武术的文化标志,它对外讲自己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它又是一个不断与西方体育文化接轨进奥运的竞技项目产物。令人欣慰的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关注武术回归传统的呼声日趋高涨,前些年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和武术主管部门也开始关注传统武术回归传统问题,把传统武术的发展在观念上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前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先生在1999年年初的一次讲话中就强调指出,“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的发展基础,在发展竞技武术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传统武术,否则就会使武术走入死胡同”。为此,国际武术联合会下面专门设置了传统武术联合会。目前各地经常举办一些传统武术赛亊,传统武术一度走俏,但由于受到竞技武术活动形式的强力辐射,以及对传统武术的概念、活动方式和价值取向都还不是很清楚,这些年来举办的各类所谓传统武术比赛,仍然难以根据武术的文化特点来开展,比赛仅仅限于套路活动。当然,现在有许多武术界人士正在试图打破官方举办的武术套路比赛形式,CCTV-5台举办的“武林大会”,就在用一种既要练套路,又要散打,而且是不分级别的散打,想努力把传统武术的活动样式恢复起来,这些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些活动还是仅停留在民间的一种自发状态,这种民间的自发状态是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武术在当代发展的需要的,传统武术在目前依然面临着时代的尴尬,它的宝贵资源每一刻都在悄然流失。

第四,要处理好社会普及与精英群体的关系。文化的发展要靠载体来进行绵延。武术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断,靠的是历史传承,不断地发展。今天要延传武术,从根本角度来看,也必须要落实在它的传承载体上。谈到武术的传承载体,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已经不需要技击了。技击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产物,现在已经是工业文明的法治社会了,原来的文化土壤与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武术不需要技击,武术仅为健身而已。但西方体育中的拳击和摔政等竞技运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由某一种部分专业人士加以延续,传统武术也应该像竞技武术那样,由一部分专业性的精英人士来继承,来发展。这样不但保存了中华武术的文化精髓,疏通了与历史文化的主脉联系,同时也可以为传统武术的实践提供一个平台,以检验诸多传统武术理论的社会价值。这个人群尽管不会太多,但却能使武道不穷而薪火相续。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8
6
7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