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09-10 所属分类:传统武术 作者:买建军 访问统计:442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创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意六合拳教学的建议和对策,为心意六合拳在中小学更好的普及和传承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心意六合拳 小学 创建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38—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与竞技等。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磨练意志,完善人格。当前,在大力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每一个体育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武术是周口特色体育项目,如何将武术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达到以武育人,以武养德,以武启智,以武强身之目的呢?多年来,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做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1 牛营小学武术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1.1 广泛调查论证,列入学校课程
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称,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武术在周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1985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武术遗产105种拳术中,周口就有心意六合拳、两仪拳、黑虎拳、查拳等22种武术拳种,其中不乏有全国的稀有拳种。在众多拳种中,最为神奇的当数“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是我国著名的内家拳种之一,明末清初时,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一代宗师姬际可先生所创,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心意六合拳是在世界万物中看形练影,看形练意,是以练内三合、外三合,模仿万物的形态,演变为拳法,起势快如卷地风,发力刚、猛、狠、毒、快,似火烧身的灵劲和爆发力,主要拳法有十大形、四把捶、单双把和锏、锤、刀、枪等器械及对练套路,是一套集搏击、健身、防身、养生、修身于一体的优秀拳种。河南省周口市是心意六合拳重要传承地之一,心意六合拳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组织教师们深入社区、街道、村庄等,搜集信息,调查走访,广泛论证,最终确定将这一最能彰显民族精神和本市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心意六合拳列入学校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心意六合拳教育教学活动。
1.2 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奖惩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领导班成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创建武术特色学校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奖惩规则,每学期学校对工作责任心强,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且在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武术水平较高、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营造全校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1.3 培养武术教师,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聘请中国武术七段获得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心意六合拳九代传人买西山任武术总教练,定期到校为师生们授课、培训和辅导,讲授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渊源、拳理技法、健身和防身价值等;选派身体素质好、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体育教师外出到心意六合拳协会学习培训;开展心意六合拳优质课评比、教学研究等活动;邀请武术名家名师定期到校作专题讲座和辅导,宣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以此增强师生保护传承传统武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体育教师的 教育教学水平。
1.4 开设专门课程,营造尚武氛围
(1)学校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制订了心意六合拳的教学计划,确定每班每周两节心意六合拳武术课,指派专职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按照由浅人深、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向学生们系统教授四把捶、五行连环拳、单把、双把等单练和组合套路以及刀、枪、剑、棍器械套路。
(2)学校成立了心意六合拳兴趣小组,确立了“四定一保”的活动方针,即定专职教师、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确保活动质量,利用每周三、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指派体育教师辅导有一定发展潜力且爱好习武的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武术技术和运动水平。
(3)每学期举行一次“武德杯”心意六合拳文化遗产展示暨心意六合拳功夫擂台赛;定期举办武术知识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传承杯”功夫小明星评选活动,邀请心意六合拳传承人和知名武术专家担任评委,评出“最佳功夫奖”、“最具潜力奖”等奖项。通过组织比赛和表演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确保了学校活动的质量,又带动了各班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又让他们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1.5 注重武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拳经曰:“太极奸,八卦滑,最毒不过心意把。”心意六合拳内功精微,妙法神力,素以技击称雄于武林,有“三年太极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之誉。心意六合拳具有贴身靠打、进退迅速、刚勇猛烈、技击性强、一招致敌的特点。“习武先习德。”学校十分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将品德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生既使掌握心意六合拳技击方法和本领,也不能逞强欺弱,以大欺小,危害他人和社会。知晓练武不是为了伤人性命,而是要学会谦让,尊重对方,懂得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涌现出买壮图、袁长青、袁凤仪、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买金魁、于化龙、李尊师等许多心意六合拳名家和名师。学校充分利用这些武术名家的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强身健体,如何习武做人。抗战时期,心意六合拳大师于化龙在上海黄浦江畔与日本武士比武,将其多次打翻在地,日本人束手无策,甘拜下风,于化龙精湛的武艺和不凡的身手,令国人拍案叫绝,他用双拳激起了中国人的团结心;心意六合拳名家李尊师代表中国队参加1944年在日本举行的东亚运动会,在比赛前立下生死文书,痛打了日本选手木本三郎,李尊师因打败东洋武士被誉为“东亚第一”,再一次捍卫了民族的尊严,长了民族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通过讲述生动而真实的故事,教育学生们学习武林前辈爱国明理、为人正直、与人为善、讲信明义、刻苦治学、谦虚礼让的高尚武德,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1.6 拓宽育人空间,提升武术品位
学校组建了心意六合拳功夫表演队,坚持长期训练和辅导,每年的全民健身月期间,学校组织队员们到五一广场、体育馆、人民会堂等地表演和比赛;先后参加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华姓氏文化节武术精品展演、全国心意六合拳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等大型节庆展示活动,队员们时而勇猛如虎,时而如风似箭,古朴稳健、刚柔相济的心意六合拳功夫表演,令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这些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特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自信,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7 重视武术研究,提高理论层次
学校聘请周口师范学院教授担任武术科研颐问,成立了心意六合拳教学与研究课题组,组织教师对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渊源、拳法特点、教学与训练、健身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进行调研,收集文字、图片资料,每年举办一次心意六合拳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们撰写武术理论文章,部分老师撰写的武术论文在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撰写论文《浅谈心意六合拳之金鸡扇膀》、《心意六合拳习练“六忌”》等在《武魂》、《搏击》(武术科学)等武术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10余篇,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师心意六合拳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为心意六合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的教育传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武术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学校全体师生在创建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从调查论证、健全组织、培养师资、开设课程、武德教育、拓展空间、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使学生们从小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还激发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喜爱心意六合拳的热情空前高涨,也使得这一濒临失传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了学生的身体与文化素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习武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他们成长乃至终生受益。2010年,学校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少数学生家长对心意六合拳的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到武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学校的武术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会上增强保护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够强烈等等。
3 武术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针对武术特色学校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当以传承武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己任,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座谈会、武术专题报告、开辟心意六合拳文化专栏,介绍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历代心意六合拳名家事迹等,以传统武术独有的魅力影响和教化每一位师生,增进师生们对心意六合拳的认识和了解,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的良好氛围,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大型传统武术锦标赛和运动会以及展演活动,扩大学校和心意六合拳的知名度;建议体育、教育、文化和新闻媒体等部门以不同的形式支持和宣传心意六合拳;学校应深人挖掘周口独特的人文底蕴和武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心意六合拳在强健体魄、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校园武术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武术内涵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一所真正的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崇文尚武的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学校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也使得这一宝贵的武术奇葩在中华大地上闪耀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S].国发[2008]19号文件.
[3]贾书林,买建军.在周口市中小学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8(12):46.
[4]河南省文化厅.关于公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的通知[P].豫文非遗[2010]16号.
[5]买建军.周口心意六合拳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