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武术 >> 文章详情

武医并举话鹤拳——

文/林应术 郑荣 徐兰雨 2012年

鹤拳是南拳一种。原称“白鹤拳”,源起于清康熙年间,多流传于福建之永春、福州、福清、长乐、莆田、连江,宁德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和东南亚。流传至今己演变为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个不同的流派。本文作者自幼习拳,家学渊源,先得姻亲、“鸣鹤拳”(以气行拳,善形数变的拳法)大师陈世鼎的熏陶;继得姑丈“宗鹤拳”(宗是方言,即擅长运气蓄势震身弹抖,突发内劲外力的拳法)与“食鹤拳”(重于应运头功指力的拳法)名家、正骨老中医黄永崇的精心传授;再从福建省武协鸣鹤拳研究会会长、骨伤科专家余宝炎,系统学习了鸣鹤拳的理论、拳技,对鹤拳一脉知之甚详。本文以鹤拳之历史与传说为主线,夹叙夹议,鹤拳之拳理拳技、特点风格、价值应用等蕴含其中,颇值一观。原文较长,略有删节。

一、方氏悟道报父仇

福建鹤拳始于十五世纪末,盛于清、民两朝,在我国东南沿海,乃至港、澳、台等地盛传数百年,后经华侨传播至东南亚渐及欧、美、日等地,是南派武术中的主流拳种之一。

明朝万历年间,闽福宁府(今福建闽东地区霞浦县)北门外方家村,有位方姓武师(袓籍浙江丽水市),有女七娘,聪颖丽质。七娘幼时,其父遭人袭击,伤重身亡。七娘誓报父仇,惜一弱女,图报无门,只落得终日痛哭。

一天清晨,七娘于思亲恍惚之中,听到院外传来阵阵鹤唳之声,执杖冲出家门,寻声觅去,但见一硕大的白鹤落在一棵树上,一边扣足抓握洗翅抖翼,一边引吭高叫不停,大树为之震颤,落叶纷飞。七娘讶其声势,欲试鹤之灵性,于是举杖向白鹤脑门劈盖而下,谁知那鹤仰面晃过,顺便挥翅刷杖,竟致七娘向前仆跌;七娘即起,又执杖向鹤横扫,鹤摇身吞挪,就势张膀掩杖,七娘又落空侧倒。七娘再端杖由下顶刺而上,鹤倏地缩骨提裆,乘虚飞脚踢杖,七娘向后仰翻在地,只见白鹤一声长鸣,径自腾空去了。

七娘无比惊讶,回思方才三战白鹤,鹤以静制动,即“醉身晃首、摇身吞挪、缩骨提裆”巧妙地躲过上、中、下盘诸般杖法的进攻,又以“承接引入、左右掩扫、飞脚弹踢”诸法,打得自己前仆后仰、东倒西歪,顿悟莫非是仙鹤指点迷津,慌忙仰天叩拜。

自此七娘日夜揣摩鹤法,三载练得娴熟,便来到仇家讨个说法,终于杀死了仇人。

二、七娘始创白鹤拳

七娘得报父仇后,深居简出,修身养性,后拜一道人为师,始创白鹤拳,被邻里乡人誉为“白鹤仙姑”。

白鹤拳里的经典套路有“八步连环气功拳”,简称“八步连”,鹤道共鸣,里应外合,拳气纵横,寓意无穷,其套路在两分多钟时间里,演示了“抱拳双托掌、蟒蛇三出洞、左右阴阳劈斗、软八仙掌、扦基搅手亮掌、封掌拗步起脚、以及扑步双切掌与白鹤开翅展翼”等鹤形精湛拳法,还演绎了 “千里引气吸绵长,万倾扬波呼浑雄、饱纳清气疏肝肾、吐净浊气安心肺、静养蓄气健脾胃、运劲催气通经络、握固敛气强筋骨、调息理气平阴阳、开声助力提神气、咽津润泽涵养气”等鹤道有氧气功,从而较系统地汇总了“拳出于简贵在连,步走于稳重在踮,势起于形贵在变,意存于神重在敛,力生于节贵在延,劲运于圆重在粘,气行于足贵在绵,声发于高重在显,武演于功贵在练,道源于德重在谦”等鹤诀精微,故又被称之为“八步禅”。此套路常让喜鹤拳者爱不释手,直至耄耋之年,亦可借卧牛之地,或端坐在椅凳上,或仰卧在铺垫上修炼,可谓是古人养生功的一大创举。

白鹤拳里还有动感灵气,活泼生机之“中框”套路,其套路拳法以中正低架,形象逼真地展示了 “吞吐浮沉、探囊取食,摇挪搓摩、白鹤顶翼,封眉锁喉、交剪抖翅,碾搅脱基,穿插扑击、震荡抬撞、独立蹬踢,声震九皋、气贯长虹”之仿生拳,以及跌宕起伏、蓄积勃发、手似弓矢、步如风驱之“柔箭”等技击法,从而世代传承。

闽南永春县西门外有一武师曾四叔,身如铁板,手似钢叉,力大无比,远近无人匹敌。听了七娘的身世后,千里迢迢慕名造访了方家村,与七娘切磋武艺,可是他的凶猛拳脚,被七娘的“躲挪闪展风荡柳,千变万化枝接叶、见力借力声助力、听劲化劲气运劲”等功夫逼得手忙脚乱,一筹莫展。四叔信服,甘拜七娘为师。不久,七娘随四叔移居到永春县西门后庙辜厝,至今那里还保留着七娘的故居。四叔尽得白鹤拳精传,再传教后人,其中郑、林、蔡、邱、吴、许、康、周、颜、张、李等二十八人均出类拔萃,号称“二十八俊杰”。

三、南拳北脚鹤飞鸣

清朝雍正年间,北少林寺被毁,铁珠长老潜入福建,最终隐居在榕城郊外义序镇盖山高官堂(寺庙),回归佛门秘传罗汉拳。到了十九世纪初,高官堂有位绰号“铁脚长老”的高僧,闽南白鹤拳嫡传林世咸慕名来访,见庙宇房顶上的瓦片稀疏露天,知是长老练功扫踢撞击震动所致,果然功夫了得。长老笑谈“铁脚神功,力透重天”,世咸回道:“座墩石柱乃是呆物,任人摆布,人可生劲,见动以气化力,不妨试试”,于是站桩运气,让长老扫踢,果然落地生根,纹丝不动,长老甚为佩服,愿与世咸结为兄弟。这一幕幕情景被长老的高足林达崇看得真切,遂拜林世咸为师。林世咸与林达崇同返榕城南郊盘屿村林达崇家。

林达崇居家排行第八,人称“盘屿八”。林世咸在他家执教多年,尽平生所学传授无遗。林达崇先学罗汉拳,后得白鹤拳真传,将南拳北腿融为一体,开宗立派始创“鸣鹤拳”。其拳法中除保留白鹤拳里的典要套路外,还增创了形尽佛态,意满梵味的“鸣鹤拳二十八宿、七景”等技击套路,以及“五步交、三十六手、一百零八步”等对练基本功法,从而推动了鹤拳在福州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林达崇授徒广众,其中谢崇祥尤佳。谢崇祥(1852年—1930年),福建长乐市首占乡岱边村人,七岁随父母搬迁到福州星安里桥畔居住。谢自幼秉承家传,又深得乃师精心传教,他所练就的马步有“三角马、四维马、七星步、不丁不八马、包臁马、犁头马、回身马、麻雀跳、虾弹退、蝙蝠腿”等,虚实分明,进退神速;他把掌法称着箭法,有“钹箭、横箭、插箭、对箭、洗箭、赶箭、上下箭、长短箭、阴阳箭、脱搭箭、单基单箭、双基双箭、醉身连环箭、滚身套下箭、摇身过山箭、吞身回龙箭、沉身扦子箭”等,达到了一触即发、一发如箭的神妙境界。他将技击基本手势叫着基手,有“扦基、顶基、脱基、摇基、的(音di即控制)基”等五行手势,可“借力听劲、弃力化劲、见力生劲、找向引劲”。鸣鹤拳的头、肩、肱、肘、臀、胯、腿、膝、臁等亦各有所司,取法自然。

谢师的弟子众多,有日本门徒,那霸“手中兴”(古武道)鼻祖东恩纳宽量(1853年—1915年),琉球那霸西村人,1877年来榕拜谢为师,三年学成回国,后开设唐手道(刚柔流源流)传教中国武术,时至今天,日本武术界名流还常来访宗归袓,树碑怀古(日本武术界为纪念祖师谢崇祥,在福建省体育中心西侧树立的显彰碑)。

谢师的高徒陈世鼎(1897年—1976年),匠心独具,古技新作,创编了 “鸣鹤软八拳”,把白鹤表现得能飞善鸣、栩栩如生。他功不厌精,熔形意与搏击为一炉,集健身与养生于一体,把南拳的地方风格与技击特点,如“拗步蹩脚、弧步缠脚、带步勾脚、蹬步扣脚、偷步踮脚、犁步扫脚,踏踵踹脚、踩足碾脚、明虾弹脚、扑步雀跳、蝙蝠落地”,以及“肩撞胸靠、挽肱震臂、贴胯摆臀、扣拳顶膝、承接擒拿、即步赶打、上醉下吞、牵牛过岗、摇搅弹抖、浑身是手、晃掌闪击、噼啪!噼啪!噼入啪!”(指在格斗中以有组织的旋律和节拍,构成八仙连环掌)等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真传面部神经保养“三部曲”,是根据“心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皮毛、脾胃开窍于口”等器官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并按十二时辰人体脉络循环与阴阳关系,选择在酉戌时(即17时—21时阴中阴时辰)对面部三叉神经进行按摩,以改善心、肝、肾、肺、脾胃的功能,长修者身心不老。

谢师的贤徒黄性贤(1910年—1992年),幼年仰拜鸣鹤拳一代大家谢崇祥为师,因师年迈,后经谢的高徒陈世鼎大师倾心指教,终究励志磨杵成针,为日后在海外传播中华武术,并创立黄氏太极拳,并在1989年国际武术联盟总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杯武术锦标大赛上,荣膺“世界武学博士”的名衔。

鸣鹤拳嫡传,福建省武协鸣鹤拳研宂会会长正骨医家余宝炎(1908年—2002年),著有《白鹤拳真传补遗》等秘笈。他曾多次应邀出访东南亚各国交流讲学,切磋武艺,且医学渊博,仁术善心,悬壶济世七十余载,托庇回生者不知多少。武医一生,虚怀若谷,终无邪疾,鹤寿百年。

著名的《鹤拳》作者,福建省师范大学武术教授,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会长,福州市武协会长胡金焕,尊师重道,酷爱武术,潜探鹤法,颇悟禽诀,虽年届八旬,依身手不凡,为地方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四、鹤道万法,千门一师

十九世纪中叶,在白鹤拳的广泛影响下,福建仿生拳如“宿鹤、飞鹤、食鹤”等拳法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宿鹤拳优胜。宿鹤拳俗称宗鹤拳(宗是方言,即擅长运气蓄势震身弹抖,突发内劲外力的拳法),由闽福清市镜洋镇西边茶山村村民方世培,以白鹤拳理论为基础,又根据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的原理应运而生,其讲究以变幻莫测的马、身、势在瞬息之间通过宽胸调息,实腹敛释突发柔劲刚力,以获取自身修炼和较劲对抗之最佳效果。该拳法中有“三战、四门、五行、上六与下六、十八步、鹤棍”等拳械套路。如今,宗鹤拳在闽台分为三个支流,一支由方氏的后代所继承,现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支在台湾由方氏嫡传唐依鹤的弟子所沿袭,还有一支在福州由武医大师黄永崇的嫡派所发扬。

黄永崇大师更新后的宗鹤拳,其拳法中的“蓄气合劲,催气促力、震气助势,开声生威”等功夫,使练功的气势更加强烈,令实战的意识更加贴近。黄大师还练就了食鹤拳(重于应运头功与指力的象形拳法),其拳中的“下巴功”能顶、能嗑、能摆、能甩、能摇、能绷、能扣……,是搏斗中的一种阴险短功,同时又是养生功的一大亮点,如“送肘甩颂,回首望月;醉身把球,松肩引颂;扭胯转体,颌可视踵;摇头摆尾,俯仰天地”等自然俗法,得诀久练者,可远离脊椎疾病的困扰,也可以让患者逐步得到康复。初习武者,因未得诀,故身势僵硬,手足笨拙,多有伤筋损骨的经历,如能应用食鹤拳中神奇的“下巴功”进行热身运动,再配以绵长有序的呼吸,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脖长伸、颈摇晃、筋常舒、骨扭转”更是青少年增高体形的好方法。

“飞、鸣、宿、食”鹤道万法,究其拳理,千门一师,不外乎“飞者喜于形、鸣者善运化、宿者多内功、食者好指法”。

五、武医并举  鹤寿延年

古今多数鹤拳家皆精通医学,提倡武医并举,伤病自治,宗鹤拳大师黄永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门诊所里挂着一面医匾,上面写着“传承不离古,发扬不泥袓,医莫迷故疾,剂莫乱新方,悟道托散补,感知三指功(把脉手法),论治辨症候,百邪一扫空”。寥寥数语道破了不知则不治之医道哲理,尤其是“托、散、补”三法,更是正骨医家之瑰宝。他在看伤疗骨与根治脊椎突变等方面疾病,着重采用高浓缩药剂、或芳香散剂、或百草汤剂,或单方膏剂,通过指功手法和自制医疗器械的吊托、挑拨、散刮、碾摩等疗术,从患者的筋骨中与穴道深处托出瘀血、积水、湿气和骨质粘黏(肌体或骨骼因损伤流出的血水和粘液,若久不托出,在体温的作用下逐渐变黑、变干、变硬,即色变、形变到质变,形成肉刺或骨膜增厚,导致压迫周围神经根,引发所属经络酸麻胀痛)而寄于皮下,后在患处敷贴膏药与服用解药,以散瘀化结,除湿祛浊,待肿痛稍退,再施以舒筋活节与正骨复原手法,及药膳补益以促进荣筋生肌。

一般男性仅利用呼吸功能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女性却低于百分之六十,这种呼吸称弱呼吸或浅呼吸,习者可通过“仿鹤形意,饱纳清气,呼净浊气、以劲行气,”等有氧功法的练习,从而开发呼吸之潜力,使吐纳功能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让身心得以平静,并维持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令肌肤富有弹性。

当下之中国,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人渴望健康,追求和平,鹤拳“诠释了鹤道精微之经典拳论,感悟了天成本能之仿生功夫,潜探了超越极限之生命活力,弘扬了博大精深之中华武术”,身心并练陶冶情操,或成为自由搏击的一种运动,亦可作为产业走向世界,实为扬我国威,壮我体魄,养我生命的一路好拳。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7
3
0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