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10-12 所属分类:传统武术 作者:匿名 访问统计:984
文/乔鸿儒 2012年
作者简介:乔鸿儒,本名乔洪儒,1934年1月生于济南市一中医武术世家。1952年参加工作,从医习武已60多年。任主任中医师,为山东省名中医专家。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八段、八卦太极拳第二代传承人。本图片为作者拳照——八卦太极拳“湘子挎篮”
作者按:近读《武魂》2012年2期70页李仁平先生大作《说说郭铸山——谈“八卦太极拳”之前之外的事情》,获益良多。过去我对老师郭铸山先生在津的活动知之较少,原因是郭先生疏于谈往事,或曰不敢谈家史(我于1956年投师郭,那年正搞公私和营),其次郭的弟子们与天津拳友联系较少,只有我的三位师兄去过天津,其中孙宝林(他原是蒋馨山的弟子)闫瑞朴曾多次去过天津。除拜访蒋馨山先生外,并与蒋的早期多位弟子交流过。李文对郭铸山其早、晚年的介绍,填补了我们对郭先生在天津情况了解的空白。我和我的弟子对李先生致以谢忱,其中对师承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我想通过将来的交流一定能统一起来,对发展“八卦太极拳”或“开合太极拳”必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卦太极拳以杨式太极拳为蓝本,融入了八卦掌的某些要求和特点,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的形成是程海亭、蒋馨山、郭铸山实践研究的结晶。1928年程先生去世,他的学生孙锡堃等继续向郭先生学练此拳。之前吴峻山先生(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客居郭家,也向程、郭认真学习了八卦太极拳。以后吴先生到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因此使八卦太极拳得以流传各地,现在昆明、台湾地区尚有吴先生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传授本拳。自程先生去世后,郭先生由天津常来济南管理企业,故在两地均有为数不多的学生。
郭先生精形意、八卦、太极,对其他拳种亦见多识广,生平所学所会者良多,我辈尚无尽得其传。余素质愚钝,所学仅一知半解,体会亦肤浅,尚祈同道拳友们指正。今将所知济南所传之八卦太极门功、拳、器械的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八卦太极拳知要
一、八卦太极拳行功要诀与心解
(一)八卦太极拳行功要诀
郭铸山先生不论练功还是教拳,开步站定后,先吟太极拳谱行功要诀:“顺项贯(提)顶两膀松,束烈(肘)下气把裆撑,威(胃)音开劲两锤争,五趾抓地上弯弓”(《武魂》杂志124期14页曾有介绍,但未署名出自何人太极拳谱),吟毕后依要求开始动作。因诀中“束烈”、“威(胃)音”两词难以解释,学生难以明白,后郭铸山先生接受建议改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八句歌诀:
顺项贯顶两膀松,腹松气沉裆要空。开时皆张气鼓荡,合时皆驰神内敛。变转虚实须牵动,节节贯串走蛇形。以意领气气自然,意与动合势完整。
(二)八卦太极拳行功要诀心解
此心解系根据郭铸山先生的要求和学生们对行功要诀的体悟,由乔鸿儒编写:
顺正颈项,提神贯顶。两膀放松,然后节节领起。松落时要先以心行气,腹部放松,气沉丹田,两腿节节松落,要求裆要空而不紧。以上乃领起松落之口诀。而在开的时候,肢节舒张,内脏亦随之舒张。此时气宜鼓荡。在合时候,肢节和内脏都要松弛,故曰“皆驰”。但并不是松懈;此时要含神内视,精神集中,勿使神气耗散于外,故曰“内敛”。由虚变实,或由实变虚,二者互相转变。拳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虚实的变化不是前弓后蹬或身体后坐,必须做到走前不走后,走后不走前。只有这样才能伸筋,所以要求必须节节牵动。节节言四肢各节,要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其动与静不是一同进行,而是通过节节牵动,达到一节一节地贯通。在具体行动上,如上肢以指领腕,以腕领肘,以肘领肩;下肢以趾领踝,以踝领膝,以膝领髋。手如蛇头,臂似蛇体,其牵动如蛇的蠕动一般,故曰节节贯穿走蛇形。用意识引导内气,可使体内产生一种特殊感觉,不是呼吸之气。《十三势行功心解》上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所以气要用意识来引导。故呼吸自然,不要出现憋气和急促现象,故曰以意领气气自然。用内里的意识与外部的运用相结合,这种练法叫做动静兼修。这样行动起来,其势则完整一气。
二、八卦太极拳行功(养生行功)
(一)浑圆一气功
包括站桩功、调理功和按摩功。早年郭铸山先生称“浑圆一气功”或“浑圆一气式”,建国后笔者曾建议下改称“调理”功,今恢复原名。其行功要求及解说详见《医林浅涉》传统导引术——浑圆一气功(见该书267页)。本门八卦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均先练调理式,然后行拳。
(二)八卦太极功
由八部分组成,包括站桩功、调理功、开合吐纳功、四立桩、升降功、亮翅功、神会功、按摩功。详见拙著《气功•养生•医论》(济南出版社出版)。
(三)新八段锦
为了适应老年人全面锻炼,乔洪儒于1997年编了这套新八段锦。本功以原八段锦为基础,吸取了多种八段锦的长处和八卦太极功的某些动作而成。每练一遍须10分钟,慢则15分钟。每日早晚各练一次。
新八段锦21式如下:
1.两仪始动:和气定神开步站,两臂轮翻掌下按;2.浑圆一气:浑圆一气俯按式,五趾抓地两腿弯;3.老僧托钵:两手前推腰间划,翻掌前托似肩宽;4.开胸顿肩:握拳曲肘肩下 顿;5.伸手舒脉:两手分推指朝天;6.海底寻珍:俯身弯腰脚前抄,挺身立直胸舒展;7. 霸王作揖:插手翻掌脚间按;8.两手托天:两手上翻掌托天;9.弯弓射雕:十字平肩开弓射;10.单举调胃:一手上举一手按。以上二者左右式,宽胸下气脾胃健;11.马步捏空:马步平托指捏空;12.马步打空:怒目增气打空拳;13.马步抓空:挑抹带抓左右行;14.马步献杵:合十集神养力源;15.俯仰无愧:低头仰首各三次;16.伸手后瞧:伸手后瞧左右见;17. 飞鹰展翅:两拳前伸平一字;18.攀根固肾:攀根固肾益先天;19.背后七巅:预防百病有妙法,诸功练毕背七颠;20.两仪还原:收功还做两仪式;21.浑元归位:归位一气体浑圆。
以上21式中,只两仪、浑圆各重复一次,其余均不重复,不同的式子计19个。
(四)易筋洗髓内功
见解读八卦太极拳参考资料《易筋洗髓内功简介》。
三、八卦太极拳基本功
(一)宇宙圈
为郭铸山先生所编,主要锻炼八卦太极拳的进退步法,是本拳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本功不仅锻炼腰腿,所有关节甚至手脚指(趾)的关节也能得到运动。分甲、乙、丙三式,每式可左右练习。凡有本功基础者,腾空转身也不晃动。
甲式行功歌诀:开步站立静思神,左手握固踞命门。右臂松垂求自然,曲腿摆步不动身。以腹带动向左转,右臂平举向前伸。身正腰直腹左转,松腿左转移重心。松肩松肘松腕指,下落还原势略存。如此行功三度毕,换转左势依次寻。节节贯串蛇形走,势通三焦气润身(宇宙圈乙、丙式行功歌诀略)。
(二)大蟒缠身
原名一式三联,实为定步顺势掌,顺势掌为老八掌之一,因其运行如蟒绕身,故名。有乌龙摆尾、青龙探爪,迎风穿袖和脑后摘盔组成。传说尹福曾将此式授予光绪皇帝,今人会此者甚少。
(三)三掩肘
是八卦太极拳特有的式子,可以单练,分三个来回趟。第一个来回趟是并步三掩肘;第二个来回趟是半马步三掩肘(横肘);第三趟半马步竖肘。全身运动,十分好看,防卫、技击、有明显的作用。其连接式动作优美,为本拳独有。
(四)健身功
分四趟,第一趟为橐龠功,包括大鹏展翅、栽锤、弯弓射雁,反复左右式来回趟;第二趟是三掩肘,为并步横肘来回趟;第三趟是穿梭功;第四趟是揉球式,均为来回趟。
(五)强壮功(原地八卦太极拳)
1.浑圆一气;2.展翅打掌(先右后左,以下同);3.手挥琵琶;4.青龙探爪;5.海地针;6.力拨千斤;7.揽雀尾;8.浑圆一气。
附十三太保功夫:(1)霸王作揖(2)马式抓空(3)李逵磨斧(4)倒望天河(5)合卧桩抓空(6)乌龙探爪(7)仙人照影(8)犀牛望月(9)古树盘根(10)钝镰割谷(11)旱地拔葱(12)铁牛犁地(13)魁星裆。
四、八卦太极拳术
(一)简化八卦太极拳
1.简化24式
(1)调理式(2)起势(3)开合(4)十字分掌(5)云开手(6)左右腾空(7)右手挥琵琶(8)抱琵琶(9)左右腾空(10)左手挥琵琶(11)提手上势(12)白鹤亮翅(13)摘星换斗(14)右腾空拗步(15)青龙探爪(16)野马分鬃(17)左右腾空(18)反碾式(19)斜飞式(20)右揽雀尾(21)左揽雀尾(22)十字手(23)收式(24)调理式。
2.简化38式
(1)调理式(代起式)(2)开合(3)十字手(4)云手(5)左右腾空(6)右手挥琵琶(7)手抱琵琶(8)左右腾空(9)左手挥琵琶(10)提手上势(11)白鹤亮翅(12)摘星换斗(13)右腾空拗步(14)青龙探爪(15)野马分鬃(16)左右腾空(17)反碾式(18)斜飞式(19)揽雀尾(20)云龙献爪(21)揉球式(22)倒撵猴(23)三掩肘(24)转身摆莲(25)弯弓射雁(26)上步栽捶(27)盖马捶(28)卧虎听风(29)云捋手(30)单鞭(31)上步七星(32)退步跨虎(33)转身内摆莲(34)弯弓射虎(35)上步栽捶(36)回身搓捻掌(37)收式(38)调理式
3.60式八卦太极拳连环
从“(1)预备式”起至“(60)调理式”止,共60式,限于篇幅,拳式名称暂从略,容日后详介。
(二)八卦太极长拳
1.128乾式八卦太极拳
从“(1)预备式”起,至“(128)调理式”止共128式,限于篇幅,拳式名称暂从略,容日后详介。
2.118坤式八卦太极掌
从“(1)预备式”起,至“(118)调理式”止共118式,限于篇幅,拳式名称暂从略,容日后详介。
五、器械(八卦太极剑)
本剑由郭铸山先生于1964年所编,乔鸿儒记录而成。
此剑吸收了八卦掌和行意拳的特点,欲练好此剑,不仅要熟练太极拳,而且八卦掌和形意拳都要有一定基础,本套路计有53个式子,名称如下:
1.预备式2.起式3.仙人指路4.献计连环5.剑点昆仑6.寒江垂钓7.海底金针8.刘海戏蟾9.分剑反刺10.翻身卧鱼11.力劈华山12.鹞子入林13.怀中抱月14.送鸟入林15.回头是岸16.猛虎抱头17.青蛇出洞18.燕子入巢19.回头是岸20.玉女穿梭21.左右截腕22.上步七星23.拨云瞻日24.摩云翱翔25.九天揽月26.拨云瞻日27.摩云翱翔28.上步七星29.夜叉探海30.横扫千军31.就地按磨32.剑转车轮33.推窗望月 34.指南金针35.剑点泥丸36.凤凰展翅37.剑点昆仑38.立竿见影39.翻身探海40.燕子抄水41.鹞子穿林42.上步撩衣43.大蟒翻身44.夜叉探海45.苏秦背剑46.猛虎摇头47.荆轲刺秦48.提笼换影49.剑转车轮50.海底金针51.白鹅展翅52.金鸡独立53.收式。
郭铸山先生还传授过八卦刀、大枪、大戟、形意棍、子午鸳鸯钺、太极球等,其套路尚在整理中。
六、八卦太极拳推手
(一)推手:初学单搭手、单捧、然后练习四手(掤、捋、挤、按),由定步而活步,熟练后加入采、挒、肘、靠。以上练熟后由四手进入散手,散手先贤称十三式,亦有称烂采花者。散手初以推三节为主,继加肘、肩的推法,然后按照推手的要求,随意出势,你来我往,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渐悟懂劲。过去推手一般不发人,以点到为止,对方以不能化解为失招。本推手即按太极拳论的要求运行,然又具备八卦太极拳的行功特点(详见解读《八卦太极拳参考资料•八卦太极拳推手》)。
八卦太极拳的对练和单式练习,可以提高推手的质量。
(二)对练
1、大捋;2、旋风捋(反背捋);3、野马分鬃;4、下势;5、开云手;6、穿掌。
(三)单式练习——八拳、五掌、四恒功
1、八拳:系八个拳式,计太极六式、八卦掌一式、八卦太极剑一式。分别为:(1)野马分鬓(2)走马活携(3)左右展翅(4)手挥琵琶(5)左右下势(6)叠云手(7)三掩肘(包括并步、开步、横肘、竖肘)(8)荆轲刺秦,以上均为左右式。
2、五掌:系八卦掌中的五个掌式,为(1)抱掌(2)三穿掌(3)顺势掌(4)片旋掌(5)鹞身掌。
3、四恒功:(1)合卧桩抓空(2)马步打空(3)马步抓空(4)古树盘根。
以上对练和单行式,既有利于练拳上功,又利于散手。四恒功必须天天练,每式20——60遍,约10——12分钟。八拳五掌要经常练,都是八卦太极拳和八卦掌中的式子。单练比行拳上功快。原称八本五转四太保,不如今名通俗故改之。
(四)擒拿法
1.海底针(小缠丝)2.张飞号脉3.湘子挎篮4.力拔千斤5.携腕6.携臂7.刘全进瓜(扼喉)8.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