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10-29 所属分类:传统武术 作者:刘云华 梁光胜 马雷石 访问统计:772
刘云华 梁光胜 马雷石2012年
汤瓶七势拳又名汤瓶拳,他和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合称为是中国穆斯林三大宝。它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的汤瓶壶为标记,故称为汤瓶式,其主要内容由七大劲法组成,所以也称为七势拳。据先师讲解,七势拳又称“七声拳”、“七圣拳”、“七胜拳”。七圣拳含义为七位圣门弟子所创的拳或说是七位圣门弟子七次圣战后所创的拳;七胜拳含义为七次圣战胜利后所创的拳;七声拳的来源则是此拳包含七种不同的发声,七种发声为:哟、喝、嗳、哈、咦、哼、嘿。此外还有传说此拳叫做“齐天大圣猴拳”的,则是一种误传。汤瓶七势拳包括汤瓶丰、汤瓶势、碾脚窝、七势拳等内容。七势手主要是对上肢部的锻炼,又称为贯劲法;汤瓶势练的是汤瓶身,是对身法的要求;碾脚窝是对下肢的锻炼,是步法练习;七势拳是劲法的训练,主要有撕、拉、开合、劈、钻、撩、挑等劲法。
汤瓶七势拳在回族民众间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回教阿訇都练习此拳。汤瓶七势拳练习前先口诵“台斯迷”,这是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事,起势和收势皆为汤瓶势。开始和结尾均冠以“接嘟哇”,意为真心真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汤瓶七势拳是回族独有的拳术,既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又可应用于实战,防身自卫。
此拳有“老七势”和“花七势”之分。老七势只有七大势,即七种不同劲力的变化,从一势中可变为七势即七七四十九势。初习为一势一势盘练,七势盘练熟后可随心所欲组合成套路来盘练。
作者所传承的汤瓶七势拳为恩师水普慈所传水氏家传拳法的一部分。水氏祖籍陕西渭南,在明初时迁居至南阳镇平,后居邓州,清季又迁南阳。水氏家传的汤瓶七势拳是由开封唐大用武师所传。另外作者于2005年又得镇平王超林老先传唐万义一脉汤瓶七势拳传承情况如下:唐大用(约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左右,同洽末年间归真)→唐万义(1797——1913年)→姬氏七兄弟→杨营乡燕庙村人冯二教师→杨营乡贾庄村人贾教师(1870——1950)→杨营乡老王营村人王明德(1880——1965)→杨营乡老王营村人王超(1935.4.30——2009.8)→邓州马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