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11-04 所属分类:传统武术 作者:刘兴贤 访问统计:591
刘兴贤写于2011年9月5日
我是上海体育学院搞“散打”,硕士学员,在2010年,在精武举办的运动会上看到了《器械散打》表演,触动很深,我找到了朱老师,没想到朱老师十分平易近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想怎么把武术运动推高。
我也去了他的家,就在他家的小区空地试验实战,(有12次之多)的确安全、可行、可操作。效果没有瞎说,与上海武术杂志、精武半年刊上发表的论文一致。我于2011年初应聘去了新疆乌鲁木齐体育局工作,主要工作就是组织武术比赛。我很想把《器械散打》推广出去,目前还有一些困难,主要是还不够完善。
于是我和朱老师通了几次电话,朱老师说他正在做这一工作,我深信朱老师一定能完成,因为以前我向朱老师求教时感觉象在上课,他搞这事象搞工业项目一样,把MBA管理策划、系统工程、质量管理全都能用上。搞器械、护具标准,6模块训练法,应知应会,等级标准,还要设计项徽、队标等,最难能可贵的是把在职、在读的练习时间设置都考虑进去,还要求练习者把时间和精力都作为成本来经营。为此我对朱老师的工作能力,热情十分想信。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