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6-01-22 所属分类:武林动态 作者:人民日报网 访问统计:501
在中国学习武术的菲力希望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者。 菲力/供图
当捷克小伙儿马原回到首都体育学院继续学习汉语和武术时,来自德国的“师兄”菲力还在世界各地拍电影、进行武术演出。
2013年,菲力为马原制作了一部15分钟的纪录片,记录了他在首都体育学院作交换生最后一周的心情。方块字和刀枪棍棒占据了马原的整个白天,仅有的生活片段,是中午马原穿着短裤趿着拖鞋,从训练楼出来到食堂去吃碗面。
到了周末,马原会去教小学生习武,但指导闹腾的孩子,对中文还不够流畅的他来说,既是机会,更是挑战。当马原认真地示范踢腿的时候,两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在身后揪他的衣角,他一愣,又好气又好笑,“或许我的中文不太好,所以觉得他们好像不太尊重我。”而几个孩子则叽叽喳喳地告诉菲力,他的语言能力还要提高。
有时,马原和菲力会和武术队的中国学生一起练习,马原站在旁边看,心里十分纠结,“我很郁闷,他们的水平那么高,我根本就赶不上,但每天看这些招式,又会觉得充满动力。”在中国的一年里,穿着一双用毛笔写了“武”字的白色武术鞋,马原在垫子上翻转腾挪度过了大部分时光,对他而言,这算得上是最幸福的事,“武术有很多种类,自卫防身、套路、拳术和器械,选择很多,但保护和指导也得跟上。在欧洲,我只能自己在户外练,没有老师,常常受伤,进步特别慢。因此,这里的训练条件和中国生活方式,让我舍不得离开”。
一年后,马原再次回到首都体育学院继续学习,但为他拍摄视频的菲力已经毕业了。自2010年来到北京后,菲力便一心想成为留学生中研习武术的佼佼者,在高手云集的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上两次拿到第三名,也让长相帅气的他在热衷武术的留学生中小有名气。
10多年前,一个“来自少林寺的中国人”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开了武馆,想模仿功夫电影动作的菲力兄弟俩马上拜师学艺,“在德国还有别的功夫学校,但老师不是中国人,教的武术不地道”,所以,“即便中国老师不会德语,但我们一点儿都不介意。”少林功夫丰富的动作和高难度,让菲力“一开始学就爱上了”,从此,到中国学武术就成了他23岁时最想做的事。
尽管已经毕业了,但菲力“迟早要回来”,因为他所学的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外很难被广泛认可,他传播武术文化的方式并不丰富——在各种背景和灯光下,和同伴用拳脚展现着中国武术的神秘,可除了“神秘”,武术的概念很难在没有中国文化生根的地方为人所熟悉,“我想过教德国人武术,但他们学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我想以此专业回德国找工作,几乎不可能”。
但对外国留学生而言,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武术这样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未必是首选。2008年来到北京时,是足球帮助喀麦隆小伙儿詹姆斯迅速成为一个“中国通”,并借此找到归属感——因为满嘴东北味儿浓重的“哎呀妈呀”,詹姆斯被“梦之队”看中当了翻译,而能加入这支由常驻北京的非洲外交人员组成的球队,除了他本人是华北电力大学的公派留学生外,与他在大使馆工作的哥哥也有关系。詹姆斯很喜欢这个团队,“和他们踢球,不会太计较输赢,就图个开心,像家人一样”。
但成为“中国通”,正是詹姆斯和中国人踢球的收获。北京著名的民间联赛回龙观超级足球联赛,成就了詹姆斯一口流利的中文,也让他结识了一群五湖四海的朋友,“可惜就是没人给介绍个女朋友”。初来乍到的詹姆斯,一开始连“大家辛苦了”这句话,都难以在汉语和法语间切换,但几场球踢下来,他的中文水平迅速提高,甚至在赵本山的小品和《乡村爱情故事》以及北京国安现场氛围的影响下,他还练了一口颇具特色的东北话和北京话,他下巴一扬,故意作出很显摆的样子,“我爱国安,因为球迷很瑟。”(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