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6-05-04 所属分类:少北文库 作者:杨晓辉 访问统计:2228
前 言
受中国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委托,有幸为少北拳第二届教练员学习班编写气根学习教材,以满足广大少北拳爱好者需求。根据首届教练员学习班学员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本人追忆恩师对气功的论述,吸收了古今气功大家练功法则,及本人多年练功实践体会,编写出《少北气根功入门》。
气功自古都是老师带徒弟秘传,言传身教发展至今。不了解气功基础知识,不知从何入手,怕走火入魔是多数人的共同心理,针对这些难点,本书特编写了《气功基础知识》、《少北形法术》要旨。《练功指导》及《练功偏差与防治》,掌握了这些内容,难题自然迎刃而解,不然难入气根之门。
本人学习少北拳水平有限,书中还会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师兄弟们批评指正。
杨晓辉
2016年3月29日
第一章 气功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气功
第二节 气功的作用
第三节 少北气功分类
第二章 少北形法术要旨
第一节 “呼吸、意领、调身”
第二节 “意守丹田,以意领气”
第三节 “大小周天循环,内修内壮,外展外延”
第三章 练功指导
第一节 功法精选
第二节 练功目的
第三节 练功准备
第四节 练功要领
第四章 练功偏差与防治
第一节 练功的正常反应
第二节 练功中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第三节 练功偏差及产生原因
第四节 偏差种类
第五章 少北静丹功
第一章 气功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气功
“气功”历史久远,内容甚广,古今中外,各有门派。“气”是一种具有能量信息的精微物质,一般人看不见、摸不到(武功高深和特异功能的人除外),必须要有特殊实践及传承才能掌握它。明张景岳指出:“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我们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对“气”的本质和性能有充分觉解,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创立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马王堆出土战国文物《行气玉佩铭》铭文曰:“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寥寥数十字,把周天功第一回合,小周天练功过程说得清清楚楚,与今天少北气根功,即气之大术不外,大小周天循环,不谋而合。少北气根在此基础上有创新,科学总结了气之大形不外“呼吸、意领、调身”。气之大法不外“意守丹田,以意领气”;气之大术不外“大小周天循环,内修内壮,外展外延”。
第二节 气功的作用
(一)健身方面:培补元气,调合阴阳,协调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动对人体有益之气,驱除抗拒有害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对气功培补元气的精辟论述与概括。祖国医学把精气神称为“三宝”,气功锻练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通过精气神的锻练,使人身元气得到培补,保障身体健康。
气功多通过机体放松,思想入静,意念守一,以稳定心神,充分发挥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如此则脏腑功能协调,机体最佳,脉博和缓,面色红润,皮肤温暖,毛孔开合,呼吸相应,进入一种良好的气功循环状态。练功后,食欲增强,营养改善,情绪安定,心情舒畅。气功锻练能发挥人体潜力,调动自身积极因素。总之,气功锻练是通过自己身心锻练达到健康长寿的目地。
(二)武功方面:推动少北武功成长,达到健身自卫,是少北气根功的目的。气功称内根,与外根(手、眼、身、腿、步)合起总称“六根”。内根为意练,外根为体练,体练与意练形成辩证关系。从少北武术两大基本功看,有阳功六根,阴功九术,阴阳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依存关系。九术功所练肌劲要通过六根功发挥。当发挥受限时,只得再练“九术”以强化“六根”,使发挥力再提高一步,如此相互推演,辩证提高。
少北长拳“四论”中,“六法论”有气根大法“气之大法不外,意守丹田,以意领气”。
六合论“心意合,意气合,气力合,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前三合又称为内三合,其实质是气根(内根),后三合其实质是(外根)外三合。
阴阳论“阴阳、动静、虚实”,指导少北气功阴升阳降,大小周天循环,外静内动,一动一静依存转化。体练为实,意练为虚。
形意论:少北形意论是以人的击技为形意。据我之法探讨对手之法,达到练主法而明客法。每练一招一式皆似有对手在前,双方之间锋连交合相架互展,每一招一式都必须按自己的大法而动,即所谓“根动不离法,离法就要垮”。
少北在拳法训练中,体现气根的有如禅林拳讲究“内柔顺体,内阴外阳”;点刚拳讲究“六根大法,法配六合,六诀遍布,阴阳妙化”;柔化拳讲究“心存正气注丹田,开拳理气入指端。气路内含发于指,逆来相随走粘连”。
少北对力的论述:“力源肌劲,气与相助,力寓法中,法力一体”说明六根中五根在于体练,为动练,发力而运劲力。后一根为意练,懈力而松肌,气根相助,身体素质与武功提高必须以体练为主导,意练为辅,不能走极端。
力论讲:“枢动力发,控于意念”。枢动指中枢神经,指督脉、、两肾及命门、下丹田。肾为先天之本,包括命门。枢动相火得补,元阳充溢,强脏腑,肾好力就大,丹田是生气之地,聚气之所,进击与受击之气皆有此发,掌控全在意念。
枢动可使真气畅达“筋、肌、骨、脏、关节、皮,达到“强肌、蓄劲、挺弹、耐磨、耐击”。
气根功在少北功术中得到体现,每一套功法都有独到气功功法配合成长,在进击功中可使拳坚如铁,腿硬如钢,具有强大进击威力。如铁沙掌功、鹰爪力功等。另外在击技中也必须会遭受对方打击,因而必须要求自己具备强大耐击能力。这就要有少北气根功做后盾,在被击中的一瞬间,身体爆发出如安全气囊一样的反作用力,可无痛再战,所谓“金钟罩功”正是此功。少北“速灵功”要求达到身体灵、速度快,必须配合少北气功“重坠”功法修炼才能大功告成,达到“一功降百招”效果。
还有配合强身的功术。如十八艺中有“罗汉功”“蛇行术”都有独到的少北气功配合助力。
第三节 少北气功分类
人体结构非常复杂,但其根本功能就是维持本身生命存在,并能延后。因此必然具有布满全身的,相互制约而协调的,各种各样的循环系统,气功本质与全身生理系统密不可分。
一、 少北气功通过生理分析存在三种不同本质类型:
(一)气血经络型气功
1.气路:就是分布在体表的十二条经线与络线和奇经八脉以及随动脉循行的内气。经络系统由表达里,表里相通,凡是以经络为依据,意念的气路符合经络路线者,皆属这种类型的气功。如三宝功中的:五步通灵术”就是该型气功。
2.内气:就是在经络线内循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尚无定论,总称内气,目前科研结论多倾向于核磁共振中氧离子在定向振动中所产生的交变电流及其电磁波。这种氧离子定向振动,在意念中才会出现并逐渐增强。
3.特点:该型气功的意念通路,符合经络走向,其功理与经络学说为根据。
(二)动植物神经系统型气功
1.气路:就是人体内神经传导的路径
2.气:就是神经系统内专施传导的物质。
3.特点:意领气路符合神经分布的传导路径。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型气功如三宝气功中的“柳树桩”。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气功,能产生特异的自控能力,如能控制心脏跳动,自控呼吸,自控胃的消化功能,其它型的气功不具备这个特点。
(三)脏腑间隙型气功
1.气路:是以五脏六腑内相互之间的间隙和肌肉内的间隙,所形成的间隙通路为气路。
2.内气:在间隙气路中的气体和液体在意念中离子的定向排列。
3.特点:意念或手的按摩形成的圆周运动不与经络神经有关,讲究念字顺运呼吸及喷气等。
上述三类不同本质的气功,都符合人体客观结构,练后都会有良好保健医疗作用。
二、 体态分类
(一)站功 以站式或马步练功,亦称站桩,可根据自身功夫选择高中低架式练功。站桩功主要壮体畜劲,培育元气,激发真气,提高身体素质,是为少北击技服务的基本功,对健身自卫大有裨益。
(二)坐功 以座式练功可分为垂体端坐,自然盘坐、单盘、双盘坐。坐式练功是身体最稳定、最放松、最中正的姿势。启动气机快,不外散,能顺利打通经络、脏腑,神经系统乃至观察内景,是实践探究自控能力最好方法,所以坐功是气功界普遍采用的练功方法。
(三)卧功 以卧式练功,分仰卧、侧卧式、练功易于周身放松,延长练功时间。缺点是容易困睡,启动真气比站桩、坐功慢,老弱身体多采用此式。
(四)行功 行走练功,要求在行走状态中保持内在的练功状态,达到和畅气血,疏通精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少北“易筋经”等功法中。
三、 动静分类
(一)静功 练功时形体保持某一姿式不变,如打坐,站桩、卧功均属此类,习练静功虽然外表处在肢体不变的静态,但身体内部气血在意领下不断运动,发挥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肢体与脏腑之间不断自我调整,气路整合高度规范。
经络型、脏腑间隙型、植物神经型浑为一体,周天循环,体内精、气、神不断增长转化,达到内修内壮。
(二)动功 是指练功时有躯体运动的一类功法,它通过套路手法动作,以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达到强筋、壮骨、易筋、洗髓、健肌、蓄劲、神气合一的目地。动功主张内柔顺体气路内合,意念集中,思想宁静,如“洗髓经”、“易筋经”等。
四、健身自卫分类
(一)健身 也可称之为医疗气功,即内修内壮,可以内修脏腑低功能部分,促使体内机能处于平衡状态。养性内修,此外可以壮身心,增气助力,强化内腑功能,对医疗康复、武功增长大有补益。少北气根功中,根基功以“八步基础功、三宝气功”为主,都属健身功。
(二)自卫功 也可称之为武术气功,能把人体内能转化为生物场能,向体外排放、向空间延展,这种场能可以进入其它人的体表内,在击技中使拳脚具有强大进击威力和抗击能力,及达于速灵所匹配的气功。如少北“气功八式”及功术“十八艺”等内功练法。
五、内外气功分类
(一)内气功 即自控自身植物神经系统的气功,通过练功达到常人不能自控的生理机能及脏腑反应,以植物神经系统为通路循环,强化神经系统,调整全身系统平衡,对身心保健作用佳。能把内气向空间延展。
(二)外气功 在少北武术中气属内根,气根是少北武术内根的根基,通称气功。气功的基础是“静功”,在静功基础上选练“八步基础功”,或“三宝气功”。配合功术的武功气功“自卫功”具有疏通经络,或运转间隙气两大类型特征,统称“外气功”。
第二章 “形、法、术”要旨
少北武术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是按“形、法、术”的规律进行理论研究的,“形、法、术”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少北气根功“按形求法”,“据法求术”。总的概括为:(1)气之大形不外“呼吸、意领、调身”。(2)气之大法不外“意守丹田,以意领气”。(3)气之大术不外“大小周天循环、内修内壮、外展外延”。
作为少北气功的“形、法、术”,是我们练功法则与要旨,是学习修练气功的纲目与核心,为探究气功奥妙必需认识和掌握。也是每一个少北气功实践者进步提高的阶梯与指南。
第一节 “呼吸、意领、调身”
一、“呼吸” 。所谓呼吸即调息,是气功过程中对呼吸机能的调整及锻练。呼吸是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不可停止的运动方式,吸进氧气吐出二氧二碳。古人谓此为“吐故纳新”。重视呼吸调整,除了在于它的调和气血,吐故纳新的作用,还在于调息有助于安定与放松,提高练功质量,按摩内脏等特殊功效。下面介绍常见呼吸方法:
(一)顺腹式呼吸。就是一般的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逐渐隆起,呼气时腹部逐渐收进。
(二)逆腹式呼吸。吸气时逐渐收缩腹肌,因而使腹部凹陷。呼气时腹肌放松,而腹肌逐渐隆起,正好与顺式呼吸法相反。逆呼吸式一般不太习惯,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逆呼吸式呼吸能加强肠胃的活动功能,更利于武功的成长。
(三)脐呼吸。腹部几乎不动,而想象脐部在呼吸,古人称之为“胎息”。《摄生三要》说:“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的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二、“意领” 所谓意领即为调心,是气功练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运用自己的意识活动,排除杂念。主动地去调解控制自己身体与心理的过程。意领的锻练是气功锻练的核心内容,使人的精神意识保持在一种安定、宁静、愉悦、美好的状态,解除紧张、忧虑等各种不良因素对身体的刺激,充分调动机体自我的修复能力。气功常用意领调心方法,且能内视。有如下方法:
(一)意守丹田法 这是意念锻练中用的最多的方法,是历代气功家、武术家在长期的气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意念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意念集中在脐下腹部关元穴,或意念随着腹式呼吸上下起伏,或意想有一个鸡蛋大的软的丹丸,且能内视,丹丸是由内气托着,随意念上下左右的微微浮动。要求全身贯注,意念丹田内丹。丹田有上、中、下三个丹田,上丹田在印堂内一寸,中丹田在膻中穴内一寸,下丹田在脐后肾前。少北气功多守下丹田,它位居体中央,前对神阙后对命门,是人体生气之源,意守此处,有积聚元气,补益虚损,交通心肾,调合气血的作用。
(二)意守命门 命门位居督脉,与其正对有生命之门户之称,它与两肾丹田构成人体元气,储存汇集的中心。主要锻练“命门动气”,命门多与丹田共守壮肾中之元阳,加强人体气化功能。
(三)意守会阴 会阴为任、督、冲三脉交汇之处,是精气之根。意守会阴穴可起到练精化气的作用。对阴虚阳亢等症,及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四)外守法 选择身体之外的事物作为意守对象,又称外景法。“如居太空,仰卧云端,彩云托飘,万里晴空,春风拂面,飘移荡漾”。守住外景,不使思绪变换迁移,则可渐达“入景之境”达到“忘我”的高级气功态,从而使人体生命运动处于一种最佳的代谢状态。
(五)调息法 即将呼吸运动作为一种意守的对象,通过调息以达调心的入静方法。
(六)踵息法 在练就呼吸深长的基础上,吸气意想丹田,呼气时将真气引至足根。
三、“调身” 所谓调身是对练功者身形姿势的要求,包括动功与静功。练功者身形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练功时尽量使自己形体处于松而不懈的自然舒适状态,可以说调身是气功入静的先决条件,使之符合功法要求。
练功开始调节自己的练功姿势,俗称“摆姿势”简称为“调身”,少北气功常用有卧、坐、站、行四大类。其中坐、站为常用,现将具体姿势介绍如下:①仰卧式 全身平卧床上,背朝下,枕头高低适中,舒适放松,两手如握,八字叉开两腿。(考虑到睡眠影响不宜选择其它种类卧法)②端坐式 选择适当高度的椅子,以臀部的三分之一坐于其边缘,头稍内合,上身正直,沉肩坠肘,松腹垂腰,两足踏平,与肩同宽。两手置于膝盖上或重叠于小腹前,以舒适自然为度。③自然盘坐式 上身要求如端坐式,臀部略垫高,两腿自然交叉盘起如八字,双手置于双膝或轻握于小腹前。④双盘坐式 先将右脚盘回,放在左大腿上,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左脚外,右脚内,两小腿交叉,双脚放在两大腿根部,足心朝上,左右脚可轮换交替,双盘最稳,益于放松,是气功修练倡导的最佳姿势。⑤自然站立式 自然站立,或微蹲马步两腿叉开,足尖扣地,身体重心落于身体正中线。两臂略前伸,掌心向地面,两眼微合,口唇轻闭,头微前倾,舌抵上腭,松腹圆裆。⑥行式 一般与功法的特点,气脉行走路线,练功者的身体素质及功法本身追求的境界,如少北五大经(易筋经、洗髓经、腑脏经、振骨经、健肌经)等。
第二节 “意守丹田、 以意领气 ”
气之大法不外“意守丹田,以意领气”。练你根本想象不到的气,你不去想它,你怎能练它呢?你不用自己意念去想,你要练的内气,内气跟你又有什么相联呢?以意领气是必然的,不管哪家哪派,离开以意领气的根本原则,就不是气功。因此意念是气功功法共性法则,少北气功也明确要求,气之大法不外“意守丹田”,“以意领气”大法就是气功基本原则。有的气功功法提出:“我们的气功不用意念。”听后细心琢磨,没法理解。因为不用意念,必须是闭目养神或是不动思维地做此动作,无意识做此动作或静思养神怎么就练了气呢?其实他们真实目的在于功前诱导,诱导他们练功,真要是不用意念,纯属自欺欺人。有的还提出“我们的气功”一边看电视,一边就把功法练了,两不误。这是在投想练气功又不肯下功夫者之所好,把好端端的气功庸俗化了。没有严格要求,怎么能产生气功的高效果呢?意念指意守与意领两方面。意守是以一念代万念,意守是于一点,形成气根意守丹田。丹田有三处,意守何处,由功法而定。意领就是以意念引领内气沿气路循行。意领气路对经络型气功必符合:经络或八脉走向,对神经型气功来说,必符合神经走向;对腑脏间隙型的气功,必符合间隙网络。凡不符合,意领上述规律的,必然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属于玄想,是为胡编乱造。如被你选练,必出偏差,致使生理反常,并产生异动反应或不适感,进入走火入魔的病态。通过上述可以肯定,意念、意守、意领是气功功法的共性法则,也是气功的特有标志,不用意念你怎能调息定神聚精,运气。意念的运用是气功与非气功的分界线。
第三节 “大小周天循环、内修内壮、外展外延”
气之大术不外“大小周天循环、内修内壮、外展外延”,这是少北气功实践最高层次,不管何型气功都必须达到“大小周天循环,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练功过程,最终取决于练功方法的科学性。通过合适的功法修练,达到“内修内壮”,使肌体处于平衡状态。养性内修,内壮身心,增气助力,强化内腑功能,对医疗、康复、武功的增长大有裨益。“外展外延”,能把人体内能转化成生物场能,向体外排放,向空间延展,这种场能可以进入其它人体表内,进行诊断和医疗,能调节患者肌体,通疗散结,达到医疗目的。这种场能还可以“吐纳”发射于空间,用于自卫,恩师曾目暏了了空禅师“吐纳功”展示。“吐纳功”为少北武功三大绝技之一。
第三章 练功指导
在对气功的基本方法、基本准则、实际功能了解掌握之后,就可以开始气功体验的实践过程。为方便于初学者顺利入门,尽早得气,顺利通过初学阶段,应该领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节 功法精选
少北气功功法繁多,不同类型、不同本质气功功法不下几十套。这就使初学气功者感到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有人也尝试练了几种功法,因无人指导,今天练这种,明天练那种,结果哪一种都没有练成,失去信心。实践证明,初学气功只宜选择一两种适合自己修练的方法,坚持下去才是入门正道。否则过多体验各种功法不但不得气,反而受到磨难。
第二节 练功目地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功法呢?首先应该明确练功目地。
一、通过气功为少北功术服务,选择“双绝,十八艺”其中武功,满足自己在击技中功术的特殊威力,力争达到“一功降百招”。
二、强身祛病,延年益寿,陶冶性情,涵养道德。了解少北气根功专辑及功术十八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择功法也是如此,在待选功法前必须了解各种功法特点和自己身体素质、年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因素。知道这些以后即可决定以何种功法开始练习。
第三节 练功准备
功法确定后,就要开始练功了。练功前要做好哪些事呢?一般都从下述六方面入手。
一、心情要愉快。练功是好事,必须心情舒畅,不应有任何负担。如果有烦恼、硬伤很难进入练功状态,也容易出偏差。遇到兴奋与烦恼也不宜练功,劳累休息不好要暂停,用散步转移注意力。
二、身体放松。练功要“调身、调息、调心”三调统一,只有全身自上而下放松肌肉、心情平静,才能有利于呼吸入静。练功前半小时不接受任何感官刺激,练功前排除大小便。
三、环境安静。练功环境的选择要幽静,最好独居一室,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不强。室内空气要流通,不能对流,防风防雨。遇有雷电停止练功(练功有素者除外),告之家人勿扰练功。
四、适中饮食。饱食或饥饿不宜练功。功前禁食肥甘、辛辣、硬质、生冷的食物等不宜消化伤脾胃的食物。练功前不能喝浓茶、咖啡、饮酒、吸烟、兴奋中枢神经影响练功,刚起床和就寝前喝点温开水有助练功。
五、练功时间。
(一)练功时间有根据人体气血按时辰流入相应脏腑、经络而去选时练功,目地为诊疗相应疾病,由于复杂,不宜采取。
(二)为了练习某种功术,因功定时,这在我们日常工作环境下无法完成。
(三)练功时间确定要因人而异,为了保证练功持久,每天定时选择练功时间,定时练功应用了人体的生物钟反应,容易形成气功特有的条件反射,象吃饭一样到时就有食欲,到时不练身体有反应。比如定早晨四点至五点,中午十二点半至下午一点半,晚上二十二点半至二十三点半练功。练功时间从十五分钟起步,每个人练功时间由自己确定,达到定时成规,随着练功进展,每天由一次可变成二次、三次。初练不宜越多越好,以不疲劳为度,持之以恒,才有收效。
六、练功衣着。练功服装舒适与否对练功中的调身、调息影响很大,宽衣解带适合练功,功前去掉帽、眼镜、手表、手机等影响练功物品。紧身衣服不宜,宽松透气、寒温适中,选择练功服为佳。
第四节 练功要领
一、按上述“三调”的练功要求,循序渐进,坚持习练,不要有任何着易的追求,一切顺其自然,欲速则不达。
二、对入静中产生的幻觉,不紧张、不追求、不联想,泰然处之,“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三、对练功中出现的冷、热、痛、痒、麻、胀等感觉,不去理会,任其自然缓解。
四、对练功中出现的唾液增多,切勿吐掉,分三小口咽下,送至“丹田”。
五、妇女经、孕、产期不宜练功。
六、练功中如出现忽然声响或其它刺激,不要紧张惊慌,也不要立即做出反应,先调呼吸,继续练功或按规定慢慢收功。
七、注意辩证施功,据自己特点和需要选择,一个时期内应以一种功法为主,持之以恒,不要寻新求异,见异思迁。否则可造成气机紊乱或事倍功半。
八、练功应循序渐进,功时的掌握应视个人情况,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不可勉强坚持急于求成,渐加到半小时以上为佳。
功后注意事项
一、练毕应做好收功,将各部气息缓缓集中于丹田,恢复自然呼吸,慢慢将眼睁开,作一些周身按摩及拍打。
二、练功后不可冷水洗手或洗浴,以免血管骤然收缩,加重心脏负担,或影响气血通顺运行,如有汗出宜用毛巾擦干。
三、功后不能立即喝冷水,以免肠胃突然收缩而致功能紊乱。
四、练功期间需注意保养结合,养气存神,陶冶情操,保持情绪稳定,排除七情干扰,注意生活规律,起居有节,劳逸适度。调摄饮食,加强营养,忌辛酒、暴食等。
气功禁忌
一、精神失常不能自控者不宜,有精神病家族史者禁练。
二、高烧、休克、外伤、感染及其它危重疾病的发作期暂不练功。
三、练功期间忌房事。
四、暴风雨和雷电期间忌练功。
第四章 练功偏差与防治
气功修练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现象及反应,这些反应因人而异,正确对待各种反应,静以观物则会渐入佳境,登堂入室,若被假象困扰,被幻觉迷障,则会走火入魔,出现偏差。所以,在气功修练中首先应当明确气功的生理效应,认清异常反应掌握处理方法,勤学苦练一丝不苟,弄懂弄通必要的气功知识,这样才能遇事不乱,形松意充,心静神明。而在练功中则应顺其自然,不可过于追求。
第一节 练功的正常反应
练功中常常会出现许多现象,如身体的轻重,沉胀等。其中有些属练功中的正常反应,是得气,长功的信号;而有些则是异常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发生偏差。那么什么反应才属正常呢?一般有九种感觉是正常的,即日常练功经常所遇有“爆、动、痒、冷、热、轻、重、涩、滑”这是练功中九种反应,是气运行的结果,只有入静较好才能体会到这种感觉。“爆”是练功初期身有疾患,病灶不通,经过运气打通的过程中产生,某相关穴位产生如爆炸感觉,随即经络畅通。“动”是练功到一定程度后不自觉的动起来。“痒”是在练功中或收功后身体发痒,或心头发痒。“轻”是在练功中身体有一种飘浮感,有如腾空的感觉。“重”是自觉身体重浊下沉。“冷”是身体自觉出现冷感,或收功后身体温度下降。“热”是身体暖和、发热的感觉,以及他人感觉练功身体者某部位发热、发烫。“涩”是身体发涩,皮层发紧的感觉。“滑”是自觉身体适滑润,如同刚刚沐浴一般。这九种感觉可在练功之中,或收功后发生。这是练功中体内气血变化的结果,属正常现象,继续修练可以达到较高层次。这种感觉以自然平和为度,不可过激,亦也不可着意追求。也不能紧张,也不必沾沾自喜,反应是自然出现的,是一种必然。除这九种现象外,还会出现体内跳动,筋肉跳动,骨节做响,阳举或会阴凉感等。此外,可能出现肠鸣善饥,微汗出,性欲增强,遗精,月经延期或量多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练功中体内脏腑经脉气血改善所致。
第二节 练功中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练功反应有正常也有异常,辨别善恶,才不致于在练功中半途而废,也不致于在异常反应出现时执迷不悟,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如自觉疲备、头胀痛、气上冲、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自汗出、不自主大动、昏昏欲睡、幻觉幻想等,其根源多由功法选择不当,或过于追求,或疲劳体弱或由于紧张以及练功时间过长所致。
头痛、头胀、胸闷是由于身体未能放松,尤其是松肩不够,思想过度集中于呼吸,或意守部位过高,意念过重所致。
气上冲是由于意守部位过高,或心浮气躁情绪不佳时练功,或过于追求领气上行所致。失眠多梦是意念过于集中,或练功后气血运行加快,致使心神浮越,阳难入阴。
昏沉,练习静功时出现是由于形体放松,心神活动减少,周围发静所致。收功后昏沉是收功不彻底,神气外越所致。练功时出现昏沉是由于运作过大 ,精气耗散所致。
心悸,是由于肢体紧张,精气上冲扰其心神,或动功运动量过大而劳伤心神,或动作过猛导致暂时性心血亏虚。有时惊吓,意念过重也可出现心悸。
大汗是由于素体气虚,卫表不固,或练功中心浮气躁,不能放松安静,致使阴气鼓动阴液外泄。
大动是由于气动肢体气血鼓动之象。
出现上述现象为异常反应,不要紧张,异常反应并非偏差,应改变调整练功姿势,调整呼吸,恢复自然呼吸,肢体彻底放松,排除杂念及干扰,若收功后上述反应仍存在,则应多做几次收功动作,或拍打、放松、循经导引调整。如经常出现上述反应,应当改练其他功法。
第三节 练功偏差及其产生原因
练功出偏差并不同于练功出现的异常反应,不可将两个概念混淆。异常反应是练功中出现的不适应感,是练功中本不应出现的反应,或对人体无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一旦调整姿势,调整呼吸,或改变功法,或在收功后注意拍打,加练放松功,一般可以自行消失。出偏差则是这些异常反应不能消失,或被异常反应困扰发生了一系列扰其神明,难以自持的变化,给正常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偏差是练功后出现的影响练功及正常生活的不良反应。偏差产生原因,一般对功法不甚了解而去练,二是不明人体结构及经脉循行路线,意守部位不准确,因气循行气路偏移。三是练功方法失当,急于求成,在未弄明白气理前盲目练功,片面追求练功反应。或身体不适宜练功而勉强为之。四是练功中想入非非,或突然受惊。五是见异思迁,杂乱地练习各种功法。以上种种是练功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此外练功时的情绪及思想变化,以及功德品行也常影响练功反应,如果调整不当,亦可产生偏差。
第四节 偏差的种类
偏差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内气不止、外动不已、走火、入魔四种。
一、内气不止 练功常须行气,即经气沿某些经脉有规律的体内运行,同时在练功者身上就会有冷或热的气流在体内循环,这种经气运行一旦失其固有路线或特定规律难以自控时,就会发生偏差,出现气在体内某一部分难以打通的堵塞感或闷胀感,这种反应常常在体内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内气在体内走串,所到之处倍感不适,内气扰其神明,则会出现神智不清,胡言乱语,多梦易惊,躁动不安等症状。
二、外动不已 练功运则有节,静以守度,动静平和,方为其要。一旦在练习动功或静功中改变了原有姿势,出现不自主摇摆,跳跃、拍打、抖动且难以自持,非外力不能制止则为外动不已型偏差。这种偏差程度有轻有重,多表现在头、肩、手、足等部位,收功后仍抖动,摇摆不止,出现走路、吃饭工作中仍不自主动作,甚则狂躁跳跃。
三、走火 练功在于运行气血,协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致”一旦练功中由于某些因素影响而打乱了这种平衡,致使阳不入阴,阳气浮越,阳亢风动,则出现胸协胀痛,头胀昏沉,面红目赤,或内气上冲,扰其神明而见多语,狂躁不安,语无伦次,甚则发为癫狂。
四、入魔 练功中有时会出现幻视、幻听等反应,多属正常,若顺其自然则会自行消失,如练功者为假象所惑,执着追求,则会误入魔境,难以自拔。出现性欲超强不能自控为色魔,一练就睡难以坚持为睡魔。或出现嘻笑无常,狂言乱语如说鬼话,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等神志症状。练功者只有得法,是不会出现偏差的,所以练功讲究对功理功法仔细推敲,认真学习,不可马虎草率,而练功中又要顺其自然,不要执着追求。一旦出现偏差也不必紧张惊恐,自爆自弃,要沉稳冷静,听从善意的劝导,使其早日康复。多数偏差易在于学习气功初始阶段发生,通过长期坚持训练会进入正常、良性的运行轨道。
第五章 少北静丹功
功理:为意守静功,属脏腑间隙型气功,增强下腹部内气的收聚,以达固筋壮气。
功法:练功者端坐全身松肌,舌抵上腭,闭目内视,鼻自然呼吸,两手掌心向上,手臂放在大腿上,意念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通称丹田)有一个鸡蛋大的透明而软的丹丸,且能内视,丹丸似由内气托着, 随意念是在上下左右的微微浮动,要全神贯注,意守丹田内丹。每次行功,不少于一小时为有效功。本功如意念过重或腹部用力,能产生腹痛。如腹部发生痛感,必须放松腹肌,不便使腹部因意念用力并且放松意守,达到是守非守以轻松意守为准,腹痛可避免。
功能:本功可使小腹温热,有利小腹内一切脏器的健壮并能带动全身间隙气路通达,有消散疾积的作用,对腹胀,便秘、气衰、肾虚等腹部疾病有防治作用。
注:丹田 故名思义,练丹产丹的部位叫丹田,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古人认为这里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的所在处。丹田有三处;上丹田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