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武术 >> 文章详情

大成拳VS泰拳 修禅悟道与凶猛技击

按:泰拳作为一个风靡全球的实战拳种,其技击风格极为强悍。在本文中,王选杰先生充分肯定了泰拳的实战威力,同时以中国禅学内容为例,论述了大成拳在技击意识训练方面的长处。通过二者的对比,强调了大成拳习练者应该锻炼并掌握的技击临战精神状态,为练者指明了方向。 
试观泰拳技击,乃当今世界武坛之雄魁,倘究其搏击方法,亦与我国武术界外家拳的技击术大同小异,并无高妙莫测处,但该拳何以能够五百年来立于不败之地呢?恐怕除了泰国拳师的自幼勤学苦练、功力笃实深厚以及实战经验相当丰富外,其优越之处——亦是泰国拳师在擂台上经常制胜的最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的精神因素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克敌制胜法宝,恰恰是其对手们所忽视的训练有素的心理状态,而实质上也正是他们缺乏的良质良能。 
泰国拳师在技击时的这种精神支柱,无疑来自他们的信仰——佛教(即泰国国教),因而在比武的擂台上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之力,即便大敌当前,也是沉着冷静,无所畏惧,甚至视死如归。在他们的信念中,擂台上的比赛获胜,是英雄的壮举,是崇高的荣耀,是拳手的天职;倘若在擂台比赛中死于非命,亦可魂归净土,超生极乐世界。 
在泰国拳师的心目中,比武竞技时无道义可言,只有保存自己,击败对方。基于这种精神因素,他们在历次比赛中,其武技的威力发挥淋漓尽致,取胜夺魁亦水到渠成。 
泰国拳师的这种精神因素,是当前世界其它各国拳手们难以具备的。若只从技击比赛的角度而论,确实是极其可贵的心理素质。笔者认为,他们的精神因素倘与我国一些精于实战的武术家之精神境界相比较而言,泰国拳师似还稍逊一筹。其道理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寄托在宗教信仰上,缺少精神方面的内炼功夫,即使单从精神方面来说,也有其不足之处。这充分表现在擂台比赛之前,拳师们无不面对佛像,虔诚祈祷,以求比赛获胜。从而暴露了希求胜利、担心败北的思想弱点。泰拳师的这种胜与负、荣与辱的观念,无疑构成了他们心理上的重负。至于他们赛前的跳舞、奏乐,除了有利于肌肉放松,亦可缓解内心紧张感。当然,以上活动或许与其宗教仪式以及风俗习惯相关,恐怕也不尽如此,这种种迹象也足以说明泰拳师在擂台比赛中,绝没有摆脱心理上的顾虑,其精神上远没达到“六根清净”,无畏无惧。 
比观我国武术界,从古至今,各门派产生过许多技击家,他们非但具备极深的精神内炼功夫,且有高深的哲理作为技击时的精神支柱。此文姑且以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为例,而我国其他武术大师的精神素养,亦可从中窥斑。芗斋先生通过站桩的内炼功夫,养成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和清逸大勇的技击精神,并以中国禅学作为技击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禅学最基本的理论是以《金刚经》为心印的。故只要是深通大成拳技击之道者,都能以《金刚经》中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作为技击的精神支柱。无我相者,就是有忘我之精神,能做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全然不动于心;无人相者,就是视对手如幻相,无论对手如何高大凶猛,或矮小猥琐,也要做到不惊不怖,不骄不傲,利之与害,胜之与负,难存我心;无众生相者,就是在大敌当前,即使围观者有百万之众,无论何人喧哗私语,说短道长,都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清净之心,不受干扰,犹如旁若无人一般;无寿者相者,就是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做到生亦不欣,死亦不戚,生死不二,生死是一,或生或死,全不介意。 
大成拳技击时的这种精神境界,是在自心悟解到大乘禅宗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平时的拳学修养而逐渐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这种禅学理论,绝非精神上的自我陶醉或放任自流。君不见禅学中有句名言“大士体空而进德,凡夫顽空而退善”,此意无非是讲“大士”和“凡夫”虽都已悟解到“万法皆空”的禅理,但二者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前者(大士)是进行道德修养,表现积极进取;后者(凡夫)却是甘心无所作为,无疑消极颓废。大成拳正是效法“大士”的禅理,将《金刚经》中的“无四相”作为技击理论,并付诸实践,从而在自身精神解放的前提下,视与任何人交手作拳为平常事,犹似穿衣吃饭,只有如此随便,方能充分发挥自己拳技之威! 
凡研究武术技击,既不要迷信任何拳种,也不必崇拜哪个名家,因为天下没有无敌的拳术,只有无敌的功夫,只须平素勤学苦练,比武实战时心理无重负,精神上无畏无惧,勇于拼搏,善于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武功技能,足以克敌制胜。至于成败利钝,后果如何,都应在所不计,否则将破坏临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上的支柱。 

摘自:《精武》2006年11期 作者:王选杰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9
0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