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北资讯 >> 文章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视野下的少北武术传承发展问题探析

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视野下的少北武术传承发展问题探析 学术探索(中级会员) 2010-10-5 22:35:04
(第二届武术节参选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视野下的少北武术传承发展问题探析
          学术探索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法律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护、弘扬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历经多年努力,国务院第1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非遗”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并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个定义不仅明确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对象、功能等重要因素,同时还包涵了主体对对象的价值判断。《公约》严格限定了“非遗”的具体范围,其中包括“表演艺术”。“非遗”法(草案)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立法调整对象和法律规范包括了“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既归属于传统体育范畴,又兼容着表演艺术。据初步统计,在传统武术百家学派中已有几十个拳种被列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虽然,中国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尚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并向全世界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及列入各级政府保护名录的武术拳种流派的申报主体和保护单位都在尽心竭力研究论证,积极创造条件,待机申报,力争早日进入世界级“急需保护名录”或者“代表作名录”。“申遗”能否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醒我们对自己武术文化的精华及表现形式要珍惜、保留,使自己文化的内涵精髓得到传承。过于看重他人承认、认可,并非是一种健康心理。是你的价值决定你的头衔,而非这项头衔决定你的价值。有学者、认为,总是申请别人承认,或者非要得到别人认可的文化,并不是自信、自觉的文化,因为“申请”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取悦和自我地位的矮化。
    悉心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建立“活的人类财富”国家体系指南》,深刻领悟国家“非遗”法(草案)及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和相关规定,全面联系对照、深层次透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一的中国少北武术(或称少北拳、亦可称少林北派武功等)的传承保护、弘扬发展的重大现实和历史课题,我们将不难找出比较满意的答案。即少北武术的历史定位和未来方略,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构建了比较清晰的理性框架。或者说我们对少北武术的价值取向、总体走势应该有一个符合实际,目标真实、方向明确的理念。本文仅就少北拳“非遗” 内涵与形式以及传承保护与继承发展等问题作粗浅探析,姑妄言之,公诸同好,以求共识。
    一、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形式
    什么是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少北拳宗师张荣时先生对他所继承和传播的这部武学文化就已经作过准确的回答和诠释。最初提出少北武术遗产概念的文稿是张荣时先生1967年撰写的内部教材,其中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指出,“武术是我国几千年来最重要的民族体育及竞技运动。这部遗产具有高度的技能、技巧、技法、技艺,是很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同年编著的少北拳术《单拳对手竞技术论》编后语中也阐明,“单拳对手竞技术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武术遗产之一。”1980年张荣时先生在他的《少北武术纲要》(双功四术简介)一书中作出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阐述:“少北武术是我们民族的遗产,是千余年来劳动人民的成果,绝不是任何人的私货。因此,不应当以门派之见反对它、排斥它。对待本民族的共同遗产应当爱护,去粗取精,给以珍视。这部分民族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击技运动和健身科学的伟大贡献。”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中也阐明:“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那些被人类创造或改造过的,满足人类某种需求、表达某种意图的‘物’,通常被称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以物质载体形式呈现的成果”。显而易见,少北武术是非物质性的、是无形的文化财富。那么,如何定义少北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呢?笔者认为是否可以作这样概括性表述来揭示其内涵:少北“非遗”就是本门武术历代先师、当代少北武学代表性传承人张荣时先生继承、掌握和传授给下一代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的少北武术各种实践、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和文化场所。简而言之,少北“非遗”就是张老师承续和传教给我们的武术知识和技能。少北这部具有“惟一性”特征的武学文化遗产,它保存完整、风格古朴、特色鲜明、价值杰出、学科建设成型;它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而且填补了中国现存武术系统中的诸多缺憾和空白。                                                 
    武术是人体文化。它要通过人体形态、技术动作,来展现精神智慧与英姿武态。用我们自己的专业术语表达,即武术要通过内在的“心神意念”来实现外在表现形式的“稳准速灵”。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少北“非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致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一、现存的能展示和再现的武功技艺。二、能指导再实践的武论、术理。三、相关制品及其作品。四、表演和创造少北“非遗”具体要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宏观角度讲“双功四术”就是少北“非遗”的全部内容;其中实践部分就是它的表现形式。
    然而,对武术“非遗”具体项目的确认、认同既是整体性的,又是微观的、具体的,是可用于授徒传艺的代表作。客观地看,假如用“心移短打”来作为少北“非遗”代表作名录展现就不很现实。遗产是前人留传下来的,具有原真性。失传后由现代人的探索、研究和编演的技术,属于当代的文化产品,现在很难成为“非遗”来保护和推崇,过若干年后有这种客观可能性。又如,功术和巧术则属于濒危失传部分。少北现有的继承人能再现九上技能技巧功夫的犹如凤毛麟角。功术能达到技压群芳、价值突显程度的传人屈指可数。即便是比较容易练成的摆莲腿、身翻功、地躺技艺等,又能有几人继承且达到较高水准可以展示?显然不容乐观。再如,我们习练多年的长短拳、器术套路,其演示境界与张老师当年功夫对照其差距就很大;再与各家武术展示功能比较又无多少优势可言。众所周之,我们能保持少北拳原生态风貌,原汁原味地、系统全面地继承传授少北拳的少北传人及习练者已经不是很多;相反,技术动作、拳械套路与本源背离、异化、变易现象普遍存在,有逐渐形成趋势的可能。显然,少北“非遗”内容保存、传递与可供展示的珍品、精品,其现状令人担忧。究其根本原因,在客观上传统武术承受着非主流化、已被边缘化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又经历着长期弱势地位窘境的不断冲击。主观上,一方面我们对少北“非遗”的习练和爱好没能实现专业化、职业化流程,而是处于太“业余”化的脆弱境地;另一方面我们淡化了抢救性、整体性继承保护少北“非遗”的忧患意识、危急理念。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始终处在既想要保住、守护武术传统,创出一片天地;又不甘心与武术现时的散打、套路竞技脱轨。现实是残酷的,在不能两全齐美的情况下,只能无可奈何地在左右两难的抉择之中徘徊。事实上,现时的就是时尚的、是国家花重金若干年提倡的、进奥运很难成功的所谓专业武术(又称竞技武术、现代武术)。所谓非主流的、被边缘化的、非时尚的,就是生存于民间的国家立法要全面保护的传统武术(亦称社会武术);它是竞技武术之母,是当今主流、专业武术的源泉。
    我国传统武术各个流派,在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格和动态形貌,一练一看便知是哪个家门武功。那么,我们少北与众不同的最鲜明的特征、最显著的风格是什么?具体表现形式在哪里?怎样一见便知是最典型的少北武功?这个问题很重要。一般认为,器术功术巧术不能完全反映少北拳风,九术六根功也缺少代表性。八部短拳中的手七功、二十四翻能体现少北拳风格,但它毕竟是基本功。破拿是高层次功夫,但必须双人演练才能彰显内含。如果在长拳和短打两者之间做出抉择,那么笔者更多的是倾向于少北短打,尤其是“卅六招”。因为它是少北拳风和技艺的集中体现,是少北武功最明显的标帜。它是最具典范意义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半个世纪前张荣时先生就曾指出,短打卅六招(三锋点)系前人在十六形(单锋点)、二十四手(双锋点)的竞技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竞技招术。它使竞技术法又提高了一步,其补充领域满布“搭手十二部”。“四方十二猜解拳法”中的十二猜就是对此十二部的猜解。天开十八式重于短打及拿法破法方面;地开式重于摔、导、擒卸及破解方面。卅六招完整保存着充满文学艺术价值的独到的招式谱、谱式名;有着古传内秘对手歌诀、阴手绝要和实用秘笈;又有点刚短打招首、招尾、过门混元连接运用规律可循;还有柔化短打“主推、被随”进地开的术战秘技;在演练风格上,既可左右、进退、中守五行方位连宗规练,又可任意衔接,混元醉练;在实战中既能运用主形招进击,辅形招救援,又能天开、地开招法相连互补,刚逆柔顺相济。可以肯定地说,短打卅六招是古传之秘,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少北双功、长短拳及其他短打训练都是为其服务的根基功法,卅六招则是其高层次的发展成果和结晶。同理,破拿巧遁功术乃至器术等也依托于卅六招的武技根基而生辉。总之,卅六招不仅有它内在的核心价值,而且它的外在表象及展示功效则完全可以作为少北拳“非遗”的主要表现形式。
    诚然,以上所述仅为一得之愚,一孔之见。少北拳内容全面系统,结构严谨,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各个组成部分即子系统都是有机的整体,都有其独特的展示潜能和拓展空间,不可断言孰轻孰重,不可千篇一律或以偏概全。应倡导百花齐放,争奇斗妍。
    二、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答复:学术探索: 林柔刚(论坛元老) 2010-10-11 8:27:31 
   
    好文章!

答复:期待 少北大刀(论坛元老) 2010-10-11 8:39:08 
期待看到下文

答复:好,值得研究 大鹏展翅(论坛元老) 2010-10-11 15:11:14 
有见地

答复:探索 少北上人(中级会员) 2010-10-12 13:45:52 
少北武术说的是术,什么为术,张老师说过,法力结合是为术,法就是张老师说的攻,防法,力就是张老师说的  力论  ,只有法,力结合的术,才是少北的武术。大哥的文章写的非常好,能和大鹏师兄一起来探讨完成就更好了。我们的遗产是我们必须要继承的。

答复:教学影像 眼镜(中级会员) 2010-10-12 21:43:19 
上文中说的代师授业问题,确实给人一种非权威感觉,所以目前重要的是收集整理摄制张老师的教学资料。期待 《大全》的早日出版发行。以后若在技术动作上有分歧,大家看看影像资料就可解决,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答复:说的好 我爱少北(论坛元老) 2010-10-13 14:37:15 
说的好,文字图谱与影像资料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目前张老师的早期教学资料都散落在各位少北弟子手中,不成体系,全指委有必要将其收集起来供各地少北弟子学习研究使用。不要让其成为个别人手里的“珍藏品”。

答复:南无拳 毅力(初级会员) 2010-10-15 10:16:23 
又发现新的一种拳叫南无拳,的确很厉害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9
0
9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