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10-29 所属分类:传统武术 作者:孙东昌 孙胜林 访问统计:788
文/孙东昌 孙胜林2012年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鹰手拳曾在海内外盛极一时。早在1915年,鹰手拳的首传人陈子正先生传技于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
当时,在爱国名士刘凤池(字微伯,黑龙江省立师范学校校长、王寅卿(黑龙江省立一中校长,后任省教育厅厅长,被日本宪兵队杀害)等人的倡导下,在黑龙江省成立了“体育竞进会”,竞进会以武术为主,并将武术列为各学校的武术课,以“振奋民族精神,健康民体”为宗旨,特请著名武术大师陈子正先生为武术总教练,在省立一中、师范、工业、农业等校中开展武术活动,传授鹰手拳法,鹰手拳法始流传于北国。1919年春,陈子正先生应聘于上海精武会,开班传授鹰手拳。后来,又派其侄子陈国庆去武汉任教,其弟子由述孔、孙成之、郭成尧、杨炳文、刘法孟、鲍西勇、张树春、刘书云、陈国俊等分别在东北、北京、广东、湖南、湖北、河南、上海等地及黄埔军校等军队单位传授鹰手拳法,鹰手拳法遂流行全国。1921年,陈子正聘往香港任教三年,此间又应聘新加坡传授鹰手拳,其弟子刘占武、梁子鹏(李小龙师傅之一)、刘致祥在香港、东南亚传授鹰手拳法,使鹰手拳法闻名海外。陈子正在齐齐哈尔、上海、香港、新加坡任教期间击败诸多的国内外著名拳师、拳击家、力士等,名声大振,获“鹰爪王”、“武术大师”、“天下无敌手”等桂冠,鹰手拳被海内外武术界公认是优秀拳种。
可惜,时至今日,鹰手拳日渐式微,几乎绝迹。鹰手拳源于岳氏散手,又不同于岳氏散手,岳氏散手经前辈几代人的努力,在内容、技法、劲力、步法、练法上都有重大的改进和变化,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抛弃偏见,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比较,对认识鹰手拳,并继承发扬它特有的技法,会大有益处的。虽是一家之言,或许有可借鉴之处。
首先,内容上的变化。岳氏散手相传宋代岳飞得之于沥泉僧,并以此教授麾下将士,师承相传,代有奇士。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河北雄县孤庄头村刘仕俊,受业于道济、法成,冠绝当时,刘曾在京师六条胡同设场,广泛传授岳氏散手,弟子甚多,名望极高,同董海川、杨班侯齐名,晚年返故里,又传其族孙刘成有。
刘成有初受业于飞腿杨景山(少林、翻子拳名师),继受业于叔父刘德全(与刘仕俊同为尹万全入室弟子)、舅父董宪周习翻子拳,刘、董都是翻子拳著名拳师。刘成有喜技击,嗜拳如命,刻苦研练,寝食几废,身虽短小,捷如猿猱,天性喜斗,耻居人下,年二十,软硬功皆精,能纵立双砖于地,蹲其上登降数次砖不稍倾,双足并立,使头顶触足跟如环;能手握椽头,翻身上房,毫无声息;只臂横于道上,三千斤重车压过,而不稍伤;一日昼寝,觉有物蹬其身,微抖身,见一鼠触墙而死。常与名师较技,必胜。时人称谓“江北刘”。年过三十,刘仕俊自京师还乡,令成有演技,仕俊说:“功虽纯,惜未精。”成有不服,上前与俊较,刹那间竟被俊所执,如婴儿之失其自由,成有求饶,请授技。俊将平生所学岳氏散手遂传与成有。仕俊枪法特长,为世软服,深恐失传,秘授成有,“杆子刘”之名,成有继之。刘成有将其所学技艺尽授其外甥陈子正。刘成有、陈子正对鹰手拳的创立起了关键作用,刘成有之后,唯陈子正技绝一时,称一代巨擘。
掌握了岳氏散手和翻子拳技艺的刘成有,对两拳的技艺十分珍惜,深知两拳的精华所在,便以岳氏散手为基础,相互融化,各自相长,使岳氏散手与外家相混。如鹰手拳中的“翻拳”、“顺风扫叶”,原本是翻子拳中的手法,刘成有将岳氏散手中的“刁、抓、擒、拿”的技法融入其中,使原手法在防守和进攻上更加严密有效。而且用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刁抓用刚脆劲,掌拳则由原来的脆快劲变为刚弹劲,其威力大大增强了。由述孔先生常说:“翻拳、顺风扫叶等手法,经老刘师傅给挂上了手后,幡然一新,更好用了”。他还将翻子拳的拦腿、少林弹腿融入岳氏散手,相融后的岳氏散手每个手法2-9个动作组成,如“怀中抱月”是二个动作,“盖打九手”是九个动作,左右练习,有起势有收势,起势收势都用单鞭式,一个来回为一趟,路线长短随场地大小和体力而定,每趟只练一个手法,称为“鹰手连拳”。鹰手连拳不是套路,而是散手,是按以上要求练习的散手,又叫“单操”,在此前岳氏散手的练法就无以上的规矩和要求,刘仕俊之前只称岳氏散手。刘成有还指导陈子正将杨景山受之于山上和尚的“罗汉拳”、“八面追”、“八步追”融入岳氏散手的抓打擒拿、分筋错骨等技法,成为鹰手拳的主要套路。而将翻子拳的“五拦捶”、“独蟒出岸”、“五肘四持”、“过袖”四个套路加入岳氏散手的技法,编创了鹰手“十路行拳”,成为鹰手拳的骨干套路,而岳氏散手原来是无套路的,仅有散手手法。由此,岳氏散手与翻子拳相融后,从内容、技法、练法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陈子正在后来,尤其是到了上海精武会后,对鹰手拳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筛选。如:将鹰手连拳中的顺步拳和拗步拳合并为连环拳(也是单操手法);将“刁打”动作变化后改为“退步拽打”,原刁打动作中一手前刁后向上绕过额顶再向侧拉,由耳旁向下回腰间,另一手冲拳前击。改为一手前击顺步拳后,前脚向后撤一步下蹲成仆步,另一手前刁后直接随仆步下拉,即是“退步拽打”。又对不常用、不易用或相互间类似、重复的招势、动作剔除掉。最后,选定为五十路鹰手连拳。
其次,步法上的变化。岳氏散手用钩盘步为多,钩盘步又称玉环步。陈子正先生初授艺时,仍使用此步法,到上海精武会后,将此步法进行了改进,因钩盘步进步迟缓,就不再用它了,而是直接上步“吃腿”,且不失原来技法。“急步”,岳氏散手和翻子拳中都有此步法,陈子正先生将“急步”改成“跻步”,“急步”与“跻步”形似,但其用法却根本不同。“急步”陈子正先生在齐齐哈尔授拳时就已经不用它了,已用“跻步”了。
陈子正的弟子很多,弟子中由述孔(笔者恩师,1895-1994,其事迹列入《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郭成尧是北方一支的代表。由、郭二人对鹰手拳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由述孔是山东掖县人,其父由成烈是山东著名的少林拳师,他七岁随父学武,后来又随山东著名弹腿拳师由文敬学弹腿,1913年到齐齐哈尔市,1914年考入省立一中,1915年郭成尧考入一中读书。由、郭同是陈子正的得意弟子,陈子正任“体育竞进会”总教练时,由、郭二人任竞进会干事。1918年,二人协同陈子正、刘凤池等人开始撰写《拳术摘要》一书(民国十年出版),此书出版前,陈子正由上海精武会返齐,一方面研究《拳术摘要》的出版,另一方面将去上海精武会后,改进的鹰手拳重新传授由、郭等弟子。《拳术摘要》全书写的是鹰手拳的内容,书中选择了四十七路鹰手连拳(陈子正传授九十路)及鹰手气功、拳论、金枪二十四式等内容。《拳术摘要》书名是刘凤池提议的,他认为武术应和衷共济,不应分门派,故用此名(此书底版由述孔先生传于笔者)。
陈子正先生去上海精武会之后,郭成尧返回家乡黑龙江省拜泉县西南乡,由述孔返回山东掖县当教员。1922年,郭成尧邀师兄弟由述孔来拜泉郭的家乡共同研究鹰手拳法和各门武术,以求登峰造极。并请由教其长子郭宪亚和乡里孩童学文习武。二人朝夕相处,共同研究和演练鹰手拳法和各门武术。1926年郭成尧为访名家去了北京(1928年全国国术大赛,1927年郭在北京预选赛获第一名),由述孔仍在郭的家乡教郭宪亚等弟子。此间,陈子正先生邀由述孔去上海精武会协助教授,因郭宪亚等弟子准备考中学,故未能成行。由述孔在郭家八年之久,郭在京期问,陈子正每年返乡路过北京,将后来改进的鹰手又授郭,郭返回家乡拜泉时,又把所得尽数告知于由述孔。
郭成尧来京后,考入北京民国大学法律系读书,他名在求学,实在访友,以证自己武术造诣。郭在民国大学任国术馆主任,又任商学院国术教授。民国19年北京成立第二区国术社,郭亦受聘任教,期间,京中各派武术专家,郭都与交往亲善。郭与八卦掌名家马士卿,太极名家许禹生、王茂斋,通臂名家刘月亭、张策等非常友善,常与之谈拳论道。郭将各门拳术精要与由述孔共同研究,创编了鹰手八翻掌。鹰手八翻掌吸收了鹰手、通臂、八极、太极等精华,重实用,步法整齐,招式开展,大开大合,劲整力猛,以抖、炸、刚、硬为主。步用丁虚、半马步、弓步、抽撤连环、跟步、蹙步等(郭因跛一足,故只用丁虚步,郭有神瘸子之称),掌法有劈、砍、摔、拍、崩、缠、刁、穿、推、搂、腾、挑等法。易于出劲,别开生面。八翻掌得到陈正子先生的赞赏,陈子正说:“八翻掌气势雄勇,很好,可以练。”
八翻掌丰富了鹰手拳的内容和技法,步法灵活实用。由述孔先生对鹰手拳在练法上有重大改进。首先更加舒展,多大架,鲜小势,要求先求舒展,后求紧缩,大架练一阵(一阶段),小架练一阵,相间进行;另外,对同一手法,改为多种练法,分别用不同的劲力进行练习。如“翻拳”可用突出根节劲的阳刚劲,也可用根催梢弯的抖弹劲、气充皮毛的抖炸劲,阴柔劲等,相兼分序练习。总的要求由慢到快,每一动作都要劲力充实。随之,要快慢结合练习,快练一阵,慢练一阵,快练时不可走过场,要快而有力。再有,由先生特别注重刚劲、内劲的练习,强调刚劲是基础,只有练出整劲、内劲,才能练好刚劲,只有练好刚劲,才有技击的真本事。他虽个子矮小却特别强调硬打硬进,他要求“要去则必中”。强调练拳需“沉静”,要意、气、力相合,他常说:“有三分意则有七分力,有七分意则有十二分力。”
在劲力上,也进行了改进,由岳氏散手的小短劲,变化为大长劲,从而更加刚猛,劲力内容更加丰富了,融入了弹劲、脆劲等。由述孔先生所传授的较陈子正先生所传授的更加开展,劲长势大。
由此看来,鹰手拳在岳氏散手的基础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是岳氏散手,更不是翻子拳,它没有翻子拳突出特点的“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技法要求。它经各代改革,既具有抓打擒拿、翻崩肘靠、一号二拿三降四守、分筋错骨、点穴闭气、沾衣如扪脉的内家之精,又融入了高挑低压、翻崩滚砸、蹿跳搂抱、钩挂撑趟、抽撒连环的技法。鹰手拳是在岳氏散手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他家之长,改进和弥补自己之短而发展起来的,是武林中独具风格的一支奇葩。
鹰手拳之名,陈子正首用。陈子正在齐齐哈尔授拳时,曾以鹰手拳标名,在1921年出版的《拳术摘要》一书中,就有“鹰手总论”一文(后人有人改为“鹰爪总论”,内容是一样的)。
我们了解鹰手拳的沿革和变化,对于继承和发扬鹰手拳法会有益处的。
有诗云:
岳氏散手武穆创,师承嬗递无端详。既是同治光绪年,道济法成传民间。一代巨擘刘仕俊,广育英才把艺传。成有子正新意创,巧融外家奇葩放。历来岳氏散手称,子正首谓鹰手名。鹰手不同散手名,新名新意内容丰。子正高徒由述孔,《拳术摘要》著有功。首创鹰手八翻掌,大开大合大勇猛。抖弹炸崩劲刚硬,丁虚跟步整易行。其师赞赏此掌功,别开生面耀其宗。一生谦恭为人诚,与人与世不相争。授艺育德两相重,布德彰武人称颂。练功健身互为用,光大鹰手百岁终。本门代有明家传,功湛技精是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