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武术 >> 文章详情

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的继承与发展——董丽佳

文/董丽佳 2012年
     杨式太极拳自杨露禅进京,下传班侯、少侯两辈,祖孙三代扬名于京城,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需要及后人们个性偏好不同,所继承传授的拳技也就不尽相同了。
现今社会上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就分为:澄甫架,班侯架,健侯架,少侯架等诸多拳架。它们不离本原,又各具风格特点。
     少侯架太极拳就是其中一个分支,它秉承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少侯宗师的风格特点传承至今。少侯拳技得于祖父露禅、伯父班侯、其父健侯。伯父班侯拳技又兼习武氏拳技于一身,因此,少侯技艺独具特色,拳势轻灵圆活,变转奇巧神速,圈小无形,劲坚冷脆。
      王秀田传少侯架太极拳,是北京通州张虎臣先生所传。拳架分为108式、家手、小式三趟拳。张虎臣先生(1898—1979),北京人,民国八年(1919年)至十九年(1930年)在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北平国术馆学拳技于太极拳大家杨少侯、杨澄甫、许禹生。他所传授的家手、小式得自于杨少侯、许禹生,108式得自于杨澄甫。其中得杨少侯拳技最多。
     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是王秀田先生根据张虎臣师所传三趟拳架、散手,结合自己几十年习练及教学经验总结融会,形成了具有少侯技艺风格特点的三趟拳。它习练有序,逐步晋级,由简入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三趟拳三步功。这三趟拳和推手、散手、刀、剑、枪组成了技击实用、健身防身、特点鲜明的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支系。
      杨少侯所掌握的太极拳技艺是以技击为核心的拳术。太极拳原本就是用来技击的,现在很多人认为,练太极拳是为了健身,其技击性已不再重要,注重技击反而会伤害身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王秀田先生所传少侯架太极拳特点是以技击为中心,以太极拳理论为指导,在以技击为目的的训练中体现其全面的健身功能。有技击性的太极拳一定能健身,这是由太极拳指导理论决定的,它的理论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而生,讲求阴阳平衡,讲求中正安舒,并要求练后天返先天,合乎自然,纯任自然。因此真正的太极拳能技击亦能健身。
      王秀田先生所传少侯架太极拳,提出了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练习方法,以外动促内动,以内动带外动,内动大于外动的练拳理念。他总结出了“怎么练就怎么用”的教学、练拳方法。教拳中他从实用出发,详细讲述动作的起、行、止与衔接,强调它们的在实用中的关系与重要性,让学员从理论到实际去领会动作要领。他强调明理练拳,练拳明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他将拳理还原于自然生活中的语言、事物的运动规律来讲解。他的教拳简单质朴,易理解易掌握还实用。比如:讲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含义和要领时,他的解释是从脚到手,从外到内每个关节,每一零部件都应会做动作,要各司其职,又要协调统一,不许有一处偷懒不许一处陪衬。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他讲:出生的婴儿柔似无骨,呼吸深长且无声息,我们练太极拳就是要把后天的不良行为慢慢调节,争取回到先天状态中去。比如我们的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不灵活,我们要一节节地把它练灵、练开,然后一节节地将它们再协调起来。就好像用玉石做一串项链,必须先把玉石打磨成一个个精致的珠子,然后再把这些珠子用一根精细上好的线穿起来,这才能成为一串好的项链,哪个环节功夫不到家,都不能做成功。我们练拳也如同做项链:先像打磨出好的珠子那样将身体关节逐一练灵练活;再树立正确的练习意识,就好像有一条好串线,最后再精心将其穿起,这样,才能达到协调统一的节节贯穿。太极拳的理论顺应自然,而王秀田先生教学、练拳,也确实讲求回归自然,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寻找练拳的方法和灵感,这也是他教与练的独到之处。
      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由三趟拳、推手、散手、器械组成。三趟拳分别为:太极拳正路子(即108式)、太极拳家手、太极拳小式。太极正路子(即108式)是杨澄甫早期所传拳势,这套拳是为普及推广太极拳而创编,由传统套路太极家手、太极小式中简化而来。太极家手、小式为杨少侯、许禹生所传,是杨家传统套路。这三套拳动作名称基本相同,正路子因是简化架,因此相对家手、小式而言少了很多手法,招式,家手动作二百多手,小式动作最多三百多手。这三套拳在习练程序上由正路子开始,依次为家手、小式。
      正路子在门内称为预架,是后两趟拳的简化,它动作简单,变化较少,易于初学者在形体、理论、技术上掌握,这套拳既是一套健身养生的拳架,更是一套简单实用的散手组合,通过这套拳的学习可从理论到体、用上对太极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练好它亦可达到既养生又防身的效果。
      家手在门内称为功力架(练架),此套拳练圈练圆,圈圈相连,环环相扣,让人从脚到手无处不走圆,无处不划圈。此拳是对习练者身体素质、柔韧性、协调性的综合训练,将人揉成一个球,没棱没角,周身高度协调统一。练时虽难虽艰苦,但其中也是妙趣横生,自有一番韵味。
      小式在门内称为技击架(用架),它在家手的基础上与步法结合,更为灵活实用。此拳要求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统一,出手换位变化神速奇快,动静结合,缓急相应,行拳时轻灵奇巧有如灵猫捕鼠,灵猿攀跃,步法进退有序变化神速,虚实莫测,劲力如离弦之箭迅捷坚刚,冷脆惊弹。纵观恰似手中粘球把玩其中,细观如与人接手,招势严紧,拒人于球体之外,招招有手,势势含劲。
这三套太极拳的修炼用王秀田先生的话形容,是一个练球划圆的过程。是球的运动,是圆的艺术,正路子初学是练抱球,家手要掌握揉球;小式用于技击要会玩球。这是太极拳由练到用的一个进阶过程。他还告诉我们:练拳时要想怎样将自己练成球,没棱没角,怎样将动作练圆,无始无终;实用时要想,怎样在这个运动的球上找到重心点,怎样在这些运动的圆上找到衔接点,这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是应该终生追求的目标。
      太极拳中的推手训练,是拳势应用于技击过程中的过渡,可以借以检验拳势好坏优劣,借以培养技击能力。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中的推手分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定步推手是实践训练的初步功夫,进而是活步推手。推手中有单推手、双推手、平圆、立圆、折叠、四正手、开合手。以上诸势加上步伐组成活步推手,在活步推手中还包括:大捋四隅推手,从步伐上分还有搬步推手、太极推碾转圈推手、乱采莲推手。其中乱采莲推手就已接近散手,手法、步伐并用,手眼身法步随机应变。
      散手是太极拳技击核心,当年杨少侯宗师就是以善用散手著称,被称为“千手观音”,打人不见手,出手就打,即便与人友好交流推手时最多让半个圈就出手了,对方根本就不知这手是怎么出的。他在授徒时也是如此,因此很多人都仰慕其技艺,却不敢从学。张虎臣师受少侯宗师喜爱得其真传,除套路以外,还传给其很多散手实战技法,并嘱其选一两手要终身习练。虎臣师的一招“滚钻手”就相当了得,让人防不胜防。
      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继承了虎臣、少侯两位大师的衣钵,散手是其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秀田先生善散手,化打结合,打人不见手。当初我来学习之前,就听一位见过先生的师弟回去说:王老师太厉害了,一搭手我没任何反应,人就几米去了。后来笔者拜师学艺后亲眼目睹了几次这样的试手,先生能将比自己身高体重大得多的人瞬间发出。先生当年习拳时,有条件长年随师左右,家里外边,早上晚上地学练,长达十多年,尽得虎臣师真传。王秀田先生在几十年的练拳悟拳中不断总结,将散手与套路相结合,在套路中练散手,练散手熟练套路。先生讲,太极拳势与势相连手与手相接,这里的阴阳转换非常重要,这是太极圈有环无端的关键所在,他重视散手,更重视手手相接,因此他在教拳中注重每一招式更重视招式中的衔接。

     王秀田少侯架太极拳系中的器械套路有剑、刀、枪。剑、刀又分活步和定步两个套路,剑包括十三剑(六十四式)和本剑两种。用先生的话讲:器械是手的延长,练拳是基础,练好拳拿起什么像什么,在有了一定练拳基础后再学器械,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因此,先要练好拳,再练器械,才可有助增长功力,借以检验拳中不足,提高练拳水平。

      王秀田先生将虎臣师与少侯师之技艺,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从理法、练法、劲法上保持了少侯架太极拳的原始风貌。为这一支系的继承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学者明确了学习取向,让具有不同目的、不同喜好的太极拳爱好者,有了学习的目标,对这一支系太极拳的普及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6
0
9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