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2-02-05 所属分类:少北文库 作者:韩振博 访问统计:1533
一、源流
跤,战国、秦汉时称“角抵”,晋代称相搏、手搏、相扑。清代朝廷垄断并职业化,组成“善扑营”,为鼎盛时期。河北是中国跤的摇篮,又分为北平跤、保定跤、天津跤三大主流。少北挂跤主要源于北平跤,俗称京跤。
少北挂跤十八法源于少林解捋法。20世纪40年代由山海关武术名家唐达传于少北拳宗师张荣时,20世纪80年代经张荣时下传给少北弟子韩振博。现少北挂跤十八法的体系是韩振博根据张荣时先生所传整理而成。
二、释义
少北挂跤十八法,也叫挂角十八法,属中国传统跤的一种,是在双方搭把的前提下通过叉合力的运用令对手摔倒的技法。分“牵、绊、捌、拱、跌、抄”六类,每类又衍生出三法,共十八法。
三、特点
(一)与少北短打有区别。少北地开十八式属于短打内容,没有搭把的强迫要求,属于抢摔类,习惯称为武术跤。而少北挂跤十八法属于摔跤类,基本规则是动前必须先搭把。
(二)属训练体系。少北地开十八式可以通过锋点作为按点打摔,而挂跤十八法只能靠手、手臂和肩等做按点,不能打摔。少北挂跤十八法属于少北拳训练体系内容之一,通过少北挂跤十八法的练习,能够提高叉合力训练水平,有利于少北地开十八式应用。
(三)和中国跤接轨。少北挂跤十八法基本符合中国跤比赛规则,可以参加比赛。
(四)必须双人练习。挂跤十八法必须术练(双人对练)。
四、基本功
(一)徒手素质功:马步、猫功
(二)器械素质功:扛杠铃、拧缸
(三)角力素质功:拉马步、拔大葱
五、术理:少北挂跤搭手歌
八步走,摆臀摇;手抓拿,幌肩头;外把导,内把高;倒栽葱,紧贴靠;
叉合力,送端角;速变奇,走顺招;牵拌捌,拱跌抄;十八摔,术中找。
六、实战
(一)三牵:
即搭住对手肩、臂后手的发力动作。具体有前牵、下牵和侧牵。
1、 前牵(扯帘):敌我双方两腿微曲成马步,敌方双手抓住我两肩,我双手由敌方两臂内侧抓住敌双肩(图1-1);搭手向对手前下方牵动(图1-2
2、下牵:
(1)坐熊:敌我双方两腿微曲成马步,敌方双手抓住我两肩,我双手由敌方两臂内侧抓住敌双肩(图2-1);搭手后我把对手两肩或两肘向下后猛捋,使对手坐地或后仰翻(图2-2),一般为内把常用招。
(2)牵羊:只搭到对手一只手臂后即突然向后拉,如果对方往回拉动被牵手臂,则立即猛然向对手后方牵出。
3、侧牵(翻斗篷):搭手后我把对手两肩向后传动180度,使对手仰翻,一般为内把常用招。(图3-1、图3-2、图3-3)。
(二)三拌:
即我用脚对对手的小腿前后或两侧相拌,以搭手配合,形成叉合力,使对手失控。
1、 外拌(粘踢):双方搭把后我左脚支撑,右脚踩住对方左侧脚踝,同时搭手下拉,形成叉合力(图4-1、图4-2、图4-3)。
2、 内拌(泼脚):指我用左或右脚在对手两脚内踝之间相拌,同时搭手相配合牵动(图5-1、图5-2、图5-3)。
3、勾拌(勾踢):指用脚背部勾住对手脚踝部或小腿上提,同时配以搭手牵动之力(图6-1、图6-2)。
(三)三捌:
是三种搭把后的手腿前后、腿腿等叉合法力结合,具体如下:
1、 木捌:即敌我双方走木位后发前后方向的叉合力,如:“单展擒羊” (图7-1、图7-2、图7-3)。
|
|
|
图7-1 |
图7-2 |
图7-3 |
2、火捌:即敌我双方在火位相捌后发叉合力(图8-1、图8-2、图8-3)。
|
|
|
图8-1 |
图8-2 |
图8-3 |
3、 缠腿捌:即对方从我的身后相抱或在我的身后贴近时,我以左或右腿从对方外侧向内相缠,以脚勾或手臂上抬对方小腿,形成导点,臀部下坐为按点发叉合力(图9-1、图9-2、图9-3)。
|
|
|
图9-1 |
图9-2 |
图9-3 |
(四)三拱:
即肩拱、身拱和背拱。
1、 肩拱(扛桩):即在敌我双方搭把时留一手握把,另一只手伸进对手的裆部,腿微蹲,用肩扛起对方,并立即发旋转力,搭把手尽量下拉,使对手头朝下(图10-1、图10-2、图10-3)。
|
|
|
图10-1 |
图10-2 |
图10-3 |
2、 身拱(拱子):为对方前冲之际,我侧身用肋部靠击对手的肋部,并躬身取对手后腿发旋转之力(图11-1、图11-2、图11-3)。
|
|
|
图11-1 |
图11-2 |
图11-3 |
3、 背拱(倒口袋):方法一:即敌我双方搭手之际,我即跨步于对手之前,将对手之大臂根扛于我的肩上,用背、臀向上颠对手身躯,并用力下拉,使对手失控于我之身前(图12-1、图12-2、图12-3)。方法二:即敌我双方搭手之际,我即俯身低头钻进对方档口下,将扛于我的双肩上,并立即起身,使对手失控于我之身后。
|
|
|
图12-1 |
图12-2 |
图12-3 |
(五)三跌:
即后跌、侧跌、前跌。基本原理是靠自重使对手失控。
1、 后跌(护犊):即敌我双方相抱之际,我以一小腿相拌对手腿肚子或膝弯处,靠全身之重力压向对手,使其后脑后背着地(图13-1、图13-2、图13-3)。
|
|
|
图13-1 |
图13-2 |
图13-3 |
2、 侧跌(探崖):即对手跟我抢把,我闪至对手一侧,单或双手挂住对手手臂,身体重心向手臂侧压倒,靠自重使对手失控(图14-1、图14-2、图14-3)。
|
|
|
图14-1 |
图14-2 |
图14-3 |
3、 前跌(蹬鹰):当对手向我冲击之际,我速用双手挂住对手手臂或抓住对方前襟、手臂等部位,身体主动后倒,靠自重使对方失控前倾,我倒地之前,速以一腿相伴,并将全力拉对手向侧面抛出或用脚将对手蹬出(图15-1、图15-2、图15-3)。
|
|
|
图15-1 |
图15-2 |
图15-3 |
(六)三抄:
即用手臂抄拿对方小腿等部位,在对方运动中把对手摔倒。三抄指截抄(顺抄)、外抄(逆抄)、勾抄(也称滚抄)。
1、 截抄(压杠):指对手起腿之际,我用小臂横截之,另一只手勾住其脚跟上提,同时横截腿下压,形成叉合力(上下方向),使对手失控摔倒(图16-1、图16-2、图16-3)。
|
|
|
图16-1 |
图16-2 |
图16-3 |
2、 外抄(摸鱼):即在对手起腿之际,我用小臂从其外侧顺势加力,同时手臂伸向其外小腿踝部,并用肩靠向对方使其失控(图17-1、图17-2、图17-3、图17-4)。
|
|
|
图17-1 |
图17-2 |
图17-3 |
3、 勾抄(泼手或滚抄):即在对手小腿横向左右摆动时,我一只手搭住对方肩膀,另一只手伸向其两腿中间(裆部),随摆起之腿顺抄,形成上提勾力或转体滚动力,同时搭肩之手拉、推或肩部后撞使对手失控(图18-1、图18-2、图18-3)。
|
|
|
图18-1 |
图18-2 |
图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