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
|
关于少北
|
联系我们
首页
少北文化
少北拳介绍
少北宗师张荣时简介
少北拳法源流考
少北发展历程
国家评审认定
少北标识
少北武德
少北礼仪
少北大事记
组织机构
全指委
省研究会
辽宁省
山东省
北京市
吉林省
上海市
市研究会
葫芦岛市
锦州市
秦皇岛市
沈阳市
双辽市
大连市
权威发布
新闻与资讯
少北视频
经典研究
少北文库
形象大使
武术纲要
权威发布
教学场地
少北资讯
经典研究
少北文库
少北风采
武林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研究
>> 文章详情
禅林拳之刚柔相济解析
发布:2005-09-30 所属分类:
经典研究
作者:韩振博 访问统计:
1423
禅林拳(又名开山拳)是少北武术拳法内容中一部高级拳法,笔者尊师愿现将张荣时老师关于禅林拳的讲解语录整理如下,以便学员在习练该拳时方便理解。
一、拳名解
1、禅林拳之“禅”的理解。 “禅”是佛教用语,指静坐,坐禅(《现代汉语辞典》第116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它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南梁普通年间(公元520年~527年)南天竺国僧菩提达摩从金陵到洛阳,入嵩山少林寺,独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波罗门”。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将衣法传授给道育、慧可等人,是为中国禅宗之始,达摩被尊为禅宗初祖。 中国的佛教禅宗主张梵我合一,“我心即佛”、“我心即山河大地”。认为万千世界,日月星辰皆由我心幻化而出,若无我心,则万千世界、主观、客观纯系乌有,所以禅宗重在自我解脱,把恢复自性视为成佛的必由之路。少林武术诞生于少林寺,所以少林武术和佛教禅宗有着必然的联系。少林寺妙兴大师是一代武林高手,佛学造诣很深,他所书的“人祖门少林派性功罗汉拳拳诀”道出了少林拳与禅宗的关系和少林拳的精要,全文如下: 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于心灵,发于心性。似刚非刚,似实非虚,久练自化,熟极自神。 少北武术源于少林武术人祖门老林派,并继承了少林武僧把禅理渗透到武功中去的传统,以禅理来指导武功的内功练法,以禅理来编排招式,使得禅理与武功紧密结合在一起。少北禅林拳是一部集中反映禅拳合一的一部高级拳法,其风格特点是“禅中有拳,拳中有禅,浑然一体”,达到了拳展禅林,拳禅合一的高级境界。
2、开山拳之“开山”的理解 张老师语录:“开山”指开天辟地,为太极之意,其生两仪乃有刚柔之分,故开山内含刚柔混沌之情,形容本拳乃刚柔相济之技,故名“开山拳”。
二、拳组解
1、三类招式解 禅林拳拳谱共有53式,内含45形招,25主辅招,18式招。兹按套路顺序分述如下: (1)45形招:即53式拳谱中除重复部分以外的招法部分。一般为一点一式,属单次击防阴阳主被大法行招。 (2)25主辅招:一般为二点一式,属双次击防阴阳主被大法行招。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路有6招:1、雀步拦拳、行者登峰。2、大鹏单展、力拔千金。3、二郎担山、远眺云山。4、双锋叉击、箭步摆莲、回身打虎。5、快步摘桃、虎视群羊。6、雀跃展翅、跃步十封、穿掌登山。
第二路有6招:1、四步冲拳、翻身摆莲、回身打虎。2、云手拦掌、后展鸳鸯、穿掌登山。3、反转劈砸、倒拽九牛。4、伏虎三冲。5、进掌双拦。6、游身进手、怪蟒翻身、穿掌登山。
第三路有6招:1、登山打虎、箭步三弹。2、虎视蹲聚、拨草寻蛇。3、倒挂七星、怪蟒翻身。4、上下双进、绊步打虎。5、退步拦掌、拨草寻蛇。6、上步小架、穿掌登山。
第四路有7招:1、状元祭笔。2、反搪刁弹、鲸鱼合口。3、蜻蜓点水、翻身扫蹚。4、反掌双护、扣代翻锤。5、翻入云天、托掌封喉。6、连环锁进。7、海底进锤、穿掌登山。 (3)18式招:一般为三点一式。属三次击防阴阳主被大法行招。
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路:1、雀步拦拳、行者登峰、大鹏单展。2、力拔千金、二郎担山、远眺云山。3、双锋叉击、箭步摆莲、回身打虎。4、快步摘桃、虎视群羊。5、雀跃展翅、跃步十封、穿掌登山。
第二路:1、四步冲拳、翻身摆莲、回身打虎。2、云手拦掌、后展鸳鸯、穿掌登山、反转劈砸。3、倒拽九牛、伏虎三冲。4、进掌双拦。5、游身进手、怪蟒翻身、穿掌登山。
第三路:1、登山打虎、箭步三弹、虎视蹲聚。2、拨草寻蛇、倒挂七星、怪蟒翻身。3、上下双进、绊步打虎。4、退步拦掌、拨草寻蛇、上步小架、穿掌登山。 第四路:1、状元祭笔、反搪刁弹、鲸鱼合口。2、蜻蜓点水、翻身扫蹚、反掌双护。3、扣代翻锤、翻入云天、托掌封喉。4、连环锁进、海底进锤、穿掌登山。
2、24句诗谱 为便于记忆,将禅林拳之名谱编为24句诗谱如下:
禅林拳诗谱
第一路 雀步拦拳行者站,大鹏单展拔千斤。 二郎担山望远眺,双锋叉击箭步连。 回身打虎摘桃快,虎视群羊雀跃山。 第二路 四步冲拳翻摆莲,回身打虎云掌拦, 后展鸳鸯穿山掌,反转劈砸拽牛还。 伏虎三冲掌双拦,怪蟒翻身单掌穿。 第三路 登山打虎箭三弹,虎视蹲聚拨草寻。 倒挂七星翻怪蟒,上下双进绊虎拦。 退步拦掌去寻蛇,上步小架掌登山。 第四路 状元祭笔反刁弹,鲸鱼合口蜻蜓点。 翻身扫蹚反掌护,扣代翻锤入云天。 托掌封喉连环进,海底进锤把掌穿。
三、拳诀解
禅林拳拳诀如下: 拳展禅林,走练打行,习于稳准,达于速灵。内柔顺体,外行刚逆,内阴外阳,妙化无穷。 拳诀中重点强调 了二个问题。一是拳术四层功夫中的三层功夫即:走拳、打拳、行拳。要求走拳走于稳准,打拳打于速、行拳行于灵。二是重点强调练拳练于力的第二层术功。要求练拳时的力要掌握内柔顺体,外行刚逆,内阴外阳的要领,追求拳禅合一的境界。说明禅林拳的最高境界是刚柔相济,是较为难练的拳法之一。没有3~5年的苦练是难于成就的。 张老师语录:“禅林拳乃刚柔相济之技,内柔顺体外行刚逆,内阴柔而外刚逆,故本拳在点刚拳与柔化拳已有一定术功的基础上学练。因此时已达要刚有刚,要柔有柔,故刚柔相济才有可能。”由此可理解为在法练中要追求内求柔顺,外求刚逆,外在展示刚逆,内在自窥顺柔,术练时达到遇刚可柔,遇柔可刚。
下面仅对本拳法练和术练中的手臂刚柔诀,步、腿运身刚柔诀,布局“六诀”,禅诀作以初浅解析,供同志们习练时参考。
1、手臂刚柔诀解 (1)刚行拦冲手环打,柔主引顺客粘连。 禅林拳法练一般分刚练、柔练和刚柔相济练三步练法。 手臂的刚练法:即拦冲和手环。如第一路第二式“雀步拦拳”为左手挂拦右手正冲(拳心朝上为虚冲),接右手抄拿为拦,左手上托为冲(行者登峰之第二手)。再如第二路第三式之“云手拦掌”,右手冲,左手拦转为右手再冲为手环。手臂的柔练法:即粘、连,引、顺。如第一路第二式之“雀步拦拳”为左手的缘粘,右手口连接右手抄拿为缘粘,左手口连(“行者登峰”之第二手)。“行者登峰”和“大鹏单展”之刚解为两次拦冲,柔化解为引顺顺推。即左手上搪为引,右手上搪为顺,左手拦挂为再顺,右手侧冲为推。 (2)同招双力刚柔在,顺逆之间紧连绵。 禅林拳法练要求是外刚内柔,术练要求是遇刚可柔,遇柔可刚。一是在同一招式中内化两种力型,从拳锋上看,速度极快,展示以刚相碰的点刚力和凝刚力,但行以顺柔相开,以打相随,施刚柔技。如“行者登峰”看似外行刚逆,但内化的是连随手,抄拿为缘粘,上托手就为连随。再如“力拔千斤”(第五式),外展为凝刚力,内化力的胸肌和臂大肌实为放松,练习混元一体之静挺力。二是同一招式中起手为刚行,但速变为柔顺,两种力型紧紧相随,锻练力型转换能力,如“雀步拦拳”和“行者登峰”,第一手拦冲为刚,冲手遇碰后速变抄拿手粘连,为顺逆前后紧相连。
2、步、腿运身刚柔诀解 “一练滑移进退”:即第一路的步腿锻练以雀跃步和速进速退为主。即进为阳刚、退为阴柔。如:“雀步拦拳”为雀跃进步,“行者登峰”为退步。“大鹏单展”为闪进步,“力拔千斤”为后退步。“二郎担山”为进步,“远眺云山”为退步。“双锋叉击”为进步,“箭步摆莲”为退步。“快步摘挑”为进步,“虎视群羊”为退守步。“雀跃展翔”和“跃步十封”为进步,“穿掌登山”为登山步。但不论进步、退步、登山步、闪步皆属滑移步,体现了以滑移为主步的自然自由自在的转体移形。 “二练俯仰翻转”:即第二路以练习身法为主,俯为阳刚,仰为阴柔,翻为阳刚,转为阴柔。如“四步冲拳”前两拳为俯,随后仰身出前腿戳击,再冲两拳变俯身。“翻身摆莲”属翻为阳刚(空中击腿为实腿),“回身打虎”为身法中的静守式属阴柔,以便使身法转换求稳、求准、求禅。“云手拦掌”属转为柔。“穿掌登山”为转换式。“反身劈砸”属转为柔(身法为转,步法为退)。“倒拽九牛”属先俯后仰为阳、阴转换式。“伏虎三冲”为先仰后俯,先阴后阳。“进掌双拦”为先仰后俯,先阴后阳。“游身进手”为翻转合一式,属阴阳合一式。“怪猛翻身”属翻为阳刚式。 “三练侧进速转”:即第三路主要锻练左右两侧速进、速退、速转身法。速进为阳刚,速退为阴柔,速转为阴阳刚柔转换式,如“登山打虎”为右侧静守式。“箭步三弹”为右侧速进式,属阳刚,“虎视蹲聚”为退步静守式为阴柔。“拨草寻蛇”为左侧速进属阳刚,“倒挂七星”为速退属阴柔。“怪猛翻身”属翻为阳刚。“上下双进”为右侧身右手臂进速转左侧腿进。其核心要领为左、右两侧进退过程中转运的速度要快如闪电,在转运身形过程中暴露给对手“首要部位”的时间越短越好。 “四练戳扫踩弹”:即第四路主要以锻练腿法为主。戳弹为阳刚、扫踩为阴柔。如“状元祭笔”,左手执笔(观守形)右腿戳击,示戳断立地之笔杆状,为阳刚。“反搪刁弹”示右腿弹击属阳刚,“鲸鱼合口”为静守式。“蜻蜓点水”为右脚前下踩属阴柔,为踩位取位。“翻身扫蹚”属扫位取位为阴柔。
3、“六诀”解 少北拳“四论”中的“六诀论”又称“形意论”是禅林拳布局的指导理论。禅林拳是少北武术典型的阴阳兼备、刚柔并济的拳法之一。拳中处处体现了“阴阳、动静、虚实”六诀原理。 (1)阴阳进退印子拳,刚柔顺逆布满篇 整部禅林拳充满了击之阳,防之阴及击防阴阳转换的招式。如:拳中所有的手臂形皆为阳逆刚行的拦冲、手环和阴顺柔化的粘连引顺,皆符合手臂的阴阳主被大法。再如拳中步腿运身阴阳布局分明。第一路体现速进、巧退(进为阳刚,退为阴柔)。第二路展示身法的俯、仰、翻、转。即翻、俯为阳刚,转仰为阴柔。第三路专练侧进速变。即侧进为阳刚,速变为阴柔,第四路布局以戳扫踩弹腿法为主。戳弹为阳刚,扫踩为阴柔。 (2)动静相间开山式,攻守击防大法存。 全拳53式有进攻招法38式,静守招9式,过门6式。其中静守式为第一路“力拔千斤”、“回身打虎”、“虎视群羊”。第二路“回身打虎”、“穿掌登山”。第三路“登山打虎”、“虎视蹲踞”。第四路“鲸鱼合口”、“反掌双护”。 (3)刚行柔化变为神,善用虚实术中现。 由于拳式中有按虚实布局排列招式之学,才能锻炼出击敌乱敌之术。如第一路的“雀跃展翅”为两次劈山实击受阻,则为引招为虚。接速起“跃步十封”起左手右足上戳上挑击为变招为实。“上下双进”为右手足侧横向实击受阻视为引招为虚,速翻正冲加左侧戳击为实。再如“蜻蜓点水”与“翻身扫蹚”的连接。“蜻蜓点水”为上击受阻为虚逗,速进“翻身扫蹚”为实击。这些均为阳击刚行与阴防柔化的转换,当刚击受阻则为虚逗速变向、变力、变型再击。这种良好的运动意识首要的是通过双人懂劲练习方能出真功夫。善用虚实之术是禅林拳战术的灵魂所在。也就是禅的境界了。
4、禅诀解 少北禅林拳的禅诀指的是六合中的内三合。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禅林拳之内三合的练法主要是指意念、呼吸与刚柔之力的调化。 (1)心与意合 行禅林拳讲求意念时刻注意于刚行柔走,逆开顺合。自觉培养心与意。心与意合一般有四步练法。一为刚练法,即意念(注意力)集中于手臂的拦冲、手环。步腿身形,只注意于进、戳、弹、俯、翻。二为柔练法,即注意力集中于手臂的粘连、引顺,步腿运身的退、扫、踩、仰、转。三为形意练法(以人为形意)。设①对手力大、猛进:意念退闪,柔顺先行,寻找战机以巧取胜。②对手速灵、巧顺:意念稳守静观、寻找战机。③对手柔顺化力:意念稳进严防,一旦出现战机则走刚进,行反粘连。四行术练法,即练懂劲功。专练刚柔转换反应。即遇刚则柔,遇柔则刚,达于速灵,此为禅林拳高级境界之一。 诗曰:心与意合四步行,达于速灵刚柔换。 (2)意与气合 禅林拳练拳法追求的高级境界之一:“炼气化一”。 第一步练法(呼吸意念法):即意念集中于打拳过程中的呼吸。 第二步练法(呼吸形意法):即意念由集中于击防形意性的同时不忘以气助力和以气调力。 第三步练法(气功练法):即气有缘起、路径,意有导引、归宗。体练和气练有机结合起来,行整体力,以达最大力威。 第四步练法(炼气化一):即锻练懂劲、化力、气助,行刚柔相济。 诗曰:气与意合化气一,以达力威气当先。 (3)气与力合 禅林拳练拳法讲求慢练一遍(走拳),快练一遍(打拳)以求呼吸调化,自觉培养气与力合。 诗曰:规练、醉练调气力。 呼吸调化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为顺式呼吸法:即发刚力击呼气(以气助力),顺接力时吸气,一呼一吸为一式。如“雀步拦拳”中拦冲为呼,“行者登峰”右手抄拿同时左手上搪为吸。二为逆式呼吸法:即与上述相反。如“二郎担山”吸气,“远眺云山”呼气。 诗曰:顺式、逆式呼吸环。 5、拳诀解歌诀 (1)手臂刚柔诀 刚行拦冲手环打,柔主引顺客粘连。 同招双力刚柔在,顺逆之间紧连绵。 (2)步腿运身刚柔诀 一练滑移进退,二练俯仰翻转。 三练侧进速转,四练戳扫踩弹。 (3)“六诀”布局诀 阴阳进退印子拳,刚柔顺逆布满篇。 动静相间开山式,攻守击防大法存, 刚行柔化变为神,善用虚实术中现。 六合相融存一体,刚柔并济展禅林。 (4)禅决(内三合) 开天劈地禅林拳,禅为心性意当先。 心与意合四步行,达于速灵刚柔换。 意与气合化气一,以达力威气当先。 气与力合规醉走,顺逆呼吸双式练。 动静虚实阴阳诀,走练打行第一拳。
二OO四年三月
上一文章
:
张荣时少北武术力...
下一文章
:
关于少北武术若干...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8
6
9
3
8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