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
|
关于少北
|
联系我们
首页
少北文化
少北拳介绍
少北宗师张荣时简介
少北拳法源流考
少北发展历程
国家评审认定
少北标识
少北武德
少北礼仪
少北大事记
组织机构
全指委
省研究会
辽宁省
山东省
北京市
吉林省
上海市
市研究会
葫芦岛市
锦州市
秦皇岛市
沈阳市
双辽市
大连市
权威发布
新闻与资讯
少北视频
经典研究
少北文库
形象大使
武术纲要
权威发布
教学场地
少北资讯
经典研究
少北文库
少北风采
武林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少北文库
>> 文章详情
传 统 武 术 万 岁
发布:2007-01-15 所属分类:
少北文库
作者:韩振博 访问统计:
940
传 统 武 术 万 岁
一、沉重的话题
谈到传统武术的发展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中国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利舰、火炮击败了中国的刀枪剑戟,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国传统武术一下子遭到了空前的挑战。特别是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自然界、历史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传统道德观念被抛弃,传统技术被淘汰,传统艺术萎缩,就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武术也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走向没落,从此改变了其原有的发展轨迹。
20世纪30年代,有人搞过一个调查,中国有传统拳种达数百种。50年后的80年代国家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组确认的拳种只有131个。最近北京体育大学搞过一个试验,在校内同时举办传统武术、太极拳、跆拳道假期短训班,结果跆拳道班招收几十人,太极拳班招收十几人,传统武术班只有几个人。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们在公园、树林、广场还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在练习传统武术,但近几年人们很少见到年轻人的面孔了。人们企盼的武术能够进入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如是说,中国传统武术是不是走到了尽头?确实有这样一种论调,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命运无法预测,名存实亡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如此悲观的论调,笔者持有不同观点,愿与关心传统武术发展的仁人志士探讨,与武林朋友们共勉。
笔者认为作为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有新的发展,展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传统武术万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万岁!
二、趋势的探析
(一)、历史分析
1、传统武术的过去
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本能地要与野兽和其他部落的敌人搏斗,为武术的不自觉时期。到了奴隶社会末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武术从生产生活中脱离出来,那些原始的与野兽、部落间的敌人搏斗的技法被抽象出来成为培养士兵和将领的工具。说明武术的独立形态初步形成,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到了封建社会,特别是到了元、明代以后,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人们对艺术(如元杂剧)、健康生活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的需要对武术动武功能的抑制,武术功能渐从多以训练士兵和将领为主到武术的多元化功能。受舞台艺术的影响,武术套路逐步出现,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一枝,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从套路的出现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易、儒、释、道等来注释武术始于中国明代,中国武术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武术从少数寺院、道庵、部队到广泛传播于民间,并被人民群众接受,是武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是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初年,这个时期拳种林立,虽然清朝和民国政府初期并不提倡民间形成习武之风,但传统武术已成为当时最时髦、最实用、最普及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清代中期山西国学大师王宗岳最早将中国古典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用于解释太极拳,标志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契合,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古典形态。是武术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2、传统武术的现在
20世纪50、60年代,当代武学大师张荣时将自己多年学练的多家武术功夫进行整理、归纳,运用现代哲学观点,科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重新解释了中国传统武术,创编了中国少北拳。这是中国当代武术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实用化的标志,是武术现代化的典型代表,是武术发展史上的第五个里程碑,也是当代武术形态基本标志。
然而现在流传的传统武术不都是健康的、科学的。有的只有艺术性或传奇性,而没有民族性、技术性,更谈不到实用性。我们认为当前不利于传统武术流传、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神话化 宁信拳学是梦中神仙传授,也不承认出身卑微的师父;把自己的拳种说成是天下无双;师父、师爷当年神勇无比-------
(2)、分家化 清初明朝遗老黄宗羲为子师王征南撰写墓志铭(《王征南墓志铭》),开门见山,“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范者应手而仆,故别少林为外家”。这是第一个提出内外家之分。现在有大批的文人墨客参与到指责少林等所谓的外家拳如何低层次,如何没文化,如何不利于搏击等等。其实内家搏人一定要等人动我才动吗?只有柔而无刚何以搏人?外家也有阴柔之学,也讲究内修内壮。相互攻击何益?
(3)、庸俗化 沉迷于论资排辈而荒废了武功;沉迷于收费赚钱而抛弃了武德。沉迷于与名家和外国人照相而忽视了人格、国格------
(4)、玄学化 一是把武术的最高境界定义为“无”,甚至把从心所欲、返璞归真也等同于“无穷”、“无形”、“无象”。二是脱离现实地突出“意”与“气”,说什么“意到气到,气到方才劲到”。意到、气到而体不到有什么用?
(5)、自卑论 认为中国传统武术走到了尽头,中国传统武术的命运无法预测,名存实亡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 ---
3、传统武术的未来
(1)、未来传统武术的基本特征
传统武术是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逐步融入民族性、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传奇性和艺术性内涵的产物。未来武术的定义应该是“武术是动武、健身、修身和传承文化之术”。动武是武术的个性,健身、修身是体育文化项目的共性,传承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所以我们所弘扬的传统武术应该是具有民族性、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传奇性和艺术性的动武、健身、修身和传承文化之术。我们称之为当代传统武术,也叫有生命力的传统武术。这种有生命力的传统武术应具备以下特征:
A、有符合中华文明的武德观。
B、具有明显古代阴阳互化学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和动武规律的理论体系。
C、源于古代征战,有明确的传承关系。
D、拳械内容具有打斗的实用性。不是为艺术表演服务而编排的类似于体操的花架子。
E、在内容上包括手、眼、身、腿、步、气六根并重。
F、在技术上体现六法(手、眼、身、腿、步、气)、六合(手足合、肘膝合、肩跨合,心意合、意气合、气力合)、六诀(阴阳、动静、虚实)、形意(以人为形意对手)特色。
G、在训练上按照形、法、力、术的层次、阶段锻炼。
H、在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原理,特别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原理形成的揭示传统武术规律的理论、实践内容。
I、既不片面强调刚,也不片面强调柔,而是追求刚柔相济。既要练刚,也要练柔,互不排斥,不再分什么内家外家。
(2)、未来传统武术的两大形态
中国未来传统武术的两大形态应该是以两大体系和风格为主。一是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偏重于健身、修身功能的太极拳。二是以少北拳、少林拳为代表的现代战用武术形态。少北拳、少林拳偏重于自卫、动武功能,至于传承文化功能是两种武术都具备的。
所以说未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的重任理所当然历史地落在了太极拳与少北拳等现代传统武术一些拳种肩上了。
(二)、发展依据
1、使命与责任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光辉灿烂的东方文化是什么呢,是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兵家的兵形、易学的辩证、中医的经络------。传统武术和书法、京剧一样都是融会上述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摒弃糟粕。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重放异彩,让中华民族更加强大,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中国入世之后值钱的东西不正是像传统武术、京剧、书法这些民族的东西吗。所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的使命,更是我们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国家战略
首先发扬传统武术有利于传播中华文明。中国入世之后,作为民族性的资本首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没学练几招武术,没有学会几句京剧,不会写几个汉字书法,等于没到中国来。笔者曾有幸参与教授几个欧洲意大利的武术爱好者学练中国少北拳,他们说他们来中国主要是学习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很神秘,学传统武术的过程就是研究东方文化、中国哲学的过程。所以通过传统武术的传播不仅起到了增进国际间友好往来,促进国际和平的作用,而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财富。
其次发扬传统武术有利于凝聚、唤起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传统武术有功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千百年来武术为保卫祖国的万里河山,奠定祖国的万里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的人民热爱它,珍视它,极力将其发扬光大是可以理解的。传统武术培养了中华民族尚武的威武不屈精神、不挠的强国强种精神、处事的刚柔相济精神、侠义的见义勇为精神、武德的尊师重道精神等民族精神。大力发扬传统武术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发扬传统武术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传统武术是训练武警和公安战的士的有效手段,是打击违法乱纪之徒的有利武器。习武者都具有守法爱国的民族大义;具有坚韧不拔、九死而不悔的意志品质;具有反应神速、搭手齐开、一功制敌的深厚武功功底;具有谦和忍让、见义勇为、立身正直、尊师重道、武林义气等特性。习武者都习惯于行侠仗义,报打不平,他们追求堂堂正气的英雄名声,恨的是流氓地痞、民族败类。所以习武群体本身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生力量。
第四发扬传统武术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人民体质。习武的确能起到“强国强种”的目的。练武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速成法,凡在武功上稍有成就者,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常年不懈,付出体力与智力的双重代价。从习武到稍有成就,最少也需十年功夫,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习武者要经受种种筋骨之累和皮肉之苦,在精神和意志品质方面要经过种种磨练。武林高手无不以苦为乐,付出过大量的汗水和艰辛。这对强壮一个民族是难得的优势。
第五发扬传统武术有利于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总结人类征战规律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动形式。古代中华武术肩负着培养士兵、将领的功能,今天的武术具有传承文化形态以志民族精神、修炼体魄,即可健身、动武,又可修身养性的多种功能。中华武学正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历代武学大师无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历代武林学子无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修炼者和传播者,他们有修养、有抱负、有气节,为奠定祖国的万里河山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传统武术武德要求习武之人要忠孝节义、除暴安良、锄强扶弱、尊师重道,自觉培养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武术特别重视武德教育,如中国少北拳宗师张荣时先生一贯强调的少北人必须认真贯彻的少北拳武德三大原则:一是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为富国强邦服务;二要遵德守法,扶老携幼;三要自觉培养正义、正直、正派的三正之风。习武之人时刻受武德的约束,虽然也要培养对敌的野性,但决不是平民百姓老实人,其野性针对的是侵略者、是欺负平民百姓老实人的流氓地痞。凡武林高手一般都十分讲究道德涵养。
第六发扬传统武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文明、知识体系。中华武学是一门科学,它包括博大精深的搏击学说和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军事学、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以中国少北拳为例,少北拳的内容包括双功、四术,具体为阴功九术、阳功六根;拳术、器术、功术、巧术。阴功九术功是专门锻炼筋、肌、骨、脏、关节、皮肤等肌腱挺弹,关节灵活,骨骼耐击、耐磨等身体素质基础功。阳功六根功是指在九术功锻炼基础上通过手、眼、身、腿、步、气以展示和发挥九术功的功能。四术指拳术(包括长拳、短打、破拿、巧遁)、器术(八大器械)、功术(双诀、十八艺)、巧术(九上技能、技巧)。六根功的基础理论为六根的形、法、力、术的阶段训练论;拳术的指导理论有长拳四论(六法论、六合论、六诀论(阴阳论)、形意论);短打四论(动域论、运河论、术战论和战机论)等。少北兵器理论主要有锋背论、术法论、八器论与器规论。总之,武术是一门科学,长期习练武术者不论其文化知识水平高低,都对武学及相关边缘学科有很高的造诣。
总之,传统武术利国、利民,传统武术不能没落,传统武术要发扬光大。
三、目标和策略
(一)、目标体系
由于受传统武术研究成果的局限,当前我们仅能对传统武术今后大约50年的发展趋势作出基本估计。我们称之为最低纲领。
传统武术发展的最低纲领是:一切热爱科学、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武术事业的仁人志士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武术事业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和共同财富,为中华武术走向科学化、实用化、文明化的道路而奋斗。
1、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28年大约20年时间,中华武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不仅是中国人,而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保护的财富。世界各地的学者掀起了研究中国传统武术的浪潮。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拳种迅速传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开设中国武术教学课程,习练传统武术的人数超过一亿人。在国内武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大多数的县以上行政区都有武术教学基地。武术的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传统武术擂台赛规则体系基本完善。把发展传统武术变成国家战略,将武术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和地方文化、体育发展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
2、中期目标:到2058年大约50年时间,中华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虽然传统武术拳种减少到几十种,但流传的主要拳种的理论、实践体系已十分科学、系统、实用。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应以修身、健身的太极拳等和以实用、搏击为主的少北、少林拳等为主。中华传统武术大家庭逐步呈现融汇之势。武术成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武术文化、武术哲学自成体系。武学不仅以健身、修身、动武为宗旨,而是一种科学、一种文明、一种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香槟美食。
(二)、发展策略
1、立哲学大法
新武学思想原理应该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武术运动的具体体现,是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的军事思想、健身理念、特别是武术思想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学问。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武术色彩,可称之为武术哲学。只有使武术登上人类哲学文明的殿堂,才能彰显武术的真实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武术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
(1)、建立新武学体系
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标志,将中国古典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阴阳五行学说、易经原理等用于解释太极拳,最终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古典形态。所以说太极拳理论代表了中国武术古典形态。其实践体系以健身、修身功能为主。
少北拳是用现代科学、哲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方法解释中国古代朴素武术理论与实践,并依据上述原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理完善传统武术理论与实践内容的一个崭新拳种,是现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武术理论的完美结合,是率先构筑并形成中国武术科学化、文明化、实用化的全新拳种。是现代战用武术形态的基本标志。其实践体系是自卫、动武。
我们把太极拳、少北拳等主要武术理论与实践体系称之为中华经典武学。
(2)、倡导经典武学哲理
加强太极拳、少北拳等经典武学理论的研究,加强引导工作,有意引导人们去学习掌握科学的武术理论,运用武术哲学思想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制定武术哲学思想研究的科学规划方案,组织专门力量、专门活动,研究和倡导经典武学哲理,使中华武学思想真正惠及人类文明,荫及子孙万代,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
2、打文化品牌
(1)、定位武术的文化属性
武术目前被列入一个体育项目,充其量是一个传统运动项目。这实在是对武术认识的片面理解。从武术的功能上看,武术具有健身功能(体育项目属性);武术具有个体动武功能,这是武术的主体功能,也是武术的本质所在;武术具有军事功能,在古代武术是练兵的重要手段,是兵法的重要体现,如武术内容中的五行方位进招法,五遁布阵图等均属军事功能;武术还有系统的修身功能,如武术讲求体练、气练、意练三练一体,强调修身养性的文化熏陶实践;还有特有的武德观念,如江湖义气、尊师重道等;武术具有传承文化形态和审美的功能,如武术表演能给人独特的运动美的享受,通过武术表演可以追寻到中华民族古代先民们的运动形态,而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每一招式都深刻反映了古人丰富的思想内涵,既有美的享受,又有充分的思想熏陶,是当代独一无二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的项目。武术所涉及的学科特点告诉我们不能把武术片面地看作体育运动健身项目,武术和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军事学、历史学、伦理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是说把武术拿到文化部去管理,起码要充分意识到武术的文化内涵所在。
太极拳、少北拳、少林拳等是武术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挖掘、整理、推广这些优秀民族文化、经典武学是我们武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这是建立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基础上的学问,是核心竞争力,是战无不胜的。
打文化品牌是发展武术事业的必然战略选择。
(2)、构建武术文化研究体系,
具体包括:
武术文化史研究体系
武术文化模式研究体系
武术文化发展趋势研究体系
武术文化传奇研究体系
(3)、建立武术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专业研究队伍
(4)、建立中国特色武术文化专业展示队伍
(5)、制定符合武术本质的训练、裁判体系
以武术健身、修身为主(如太极拳)训练、裁判体系。
以搏击、击技为主(如少北拳)训练、裁判体系。
(6)、开动强大的媒体、舆论宣传机器,主动树立武术文化品牌。
3、走产业之路
(1)、形势分析
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走产业化的道路。其实我们在产业化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年《少林寺》电影开启了少林寺的商业意识,带动了少林武术的繁荣和发展。河南省旅游主管部门提出重点打两拳(太极拳、少林拳)。“少林”、“少林寺”的商标已经有一百余项被抢注。太极拳、太极人对武术产业化的认识更是十分清醒,太极拳已经成为了闪光的民族品牌。国内外许多企业家都对中国的武术产业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传统武术的发展走产业化之路是最明智、最直接、最可行、最具潜力之路。
但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多数人对武术产业化的认识、经验还不足,产业化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特别产业化启动资金不足。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武术产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艰辛,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2)、具体措施
宏观上积极呼吁国家针对武术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武术产业开发的组织领导,把武术产业作为民族文化产业加以扶持。微观上把武术产业组成产业集团,通过理顺体制、聚拢资源、连锁布局,形成产业集群。要标准化经营,规范化运作。形成一批国际认可的知名品牌,维护属于我们民族的自主知识产权。具体建议如下:
发行标准化的图书、光盘、教材。
建立标准化的连锁馆校,把训练班办到世界各地。
组织商业化比赛。
发展会员、沙龙创收。
利用品牌和知识产权有偿转让创收。
通过互联网、媒体等广告创收。
4、建组织机制
国家教育、民政、文化、体育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适度放开审批限制。允许一些科学、规范、系统的有代表性的拳种成立国家级指导委员会、协会或研究会,并严格对其章程、组织形式等审批把关。建立统一的国家、地方、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高等学校等对武术工作的指导作用,建立指导体系和指导标准。鼓励民办武术馆校、俱乐部、训练中心等,充分发挥各拳种内部的组织、协调作用。
5、登高校讲坛
发挥高等学校人才、科研等优势,在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保留传统武术民族性、传统性的基础上,实施新一轮的针对民间传统武术的进一步挖掘、规范、整理措施。而完成这一挖掘、整理、规范的任务,各体育高等院校的作用不可忽视。
按照传统武术的地域分布,传播特点,在高等院校中有计划地开设传统武术课程,扩大招收传统武术学生入学。如果国家规划在每一个高等体育院校重点挖掘、整理、规范一、两种传统武术拳种,那么中国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就会很快出现。
6、进百姓生活
传统武术的基础和源泉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传统武术走进百姓生活既是挖掘、整理、规范的手段,也是发展、回归传统武术的目的和结果。
传统武术无不扎根于广泛的人民群众之中,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休闲形式,上可进得“庙堂”,下可进得“江湖”。既可健身、防身,又可修身,既可传承文化,又可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所以传统武术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百姓生活的需要。健身内容如太极拳,少北拳的易筋经、洗髓经、腹脏经、健肌经、壮骨经等。想参加对抗运动或军事、反恐锻炼这恰好是武术的本质和个性所在。陶冶情操可以通过锻炼少北拳的点刚拳达到培养阳刚之气,也可以通过柔化拳的锻炼培养顺达习惯,也可以通过禅林拳的锻炼培养刚柔相济的处事之道。总之,传统武术可以成为挖掘不尽的“中国智慧”之源。
(1)、把传统武术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2)、乡土教学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
(3)、通过评选民间传统武术大师等活动,推动传统武术事业发展。
7、推活动浪潮
当前推动传统武术事业的发展的基本形式是策划和搞各种活动。因为活动可以激发武术爱好者的热情,可以规范武术事业的发展,可以检验武术发展的成果,可以增进武术人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1)、建立国际、国内武术比赛的规则体系。
(2)、建立国际、国家级武术节;武术交流大会;武术锦标赛等定期比赛的机制。
(3)、鼓励地方、基层、民间组织各级各类的武术活动。
我们大声疾呼:一切热爱科学、热爱传统武术的仁人志士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振兴,为武术的科学化、文明化、实用化而奋斗。
中华传统武术万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万岁!
二OO六年十二月五日于辽宁葫芦岛
参考书目及资料:
1、《中国传统武术史》于志钧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少北武术纲要》张荣时著
3、《实现少北拳最低纲领的策略问题初探》韩振博(2005年11月刊载在《少北通讯》第四期)
4、《中国武术文化---功夫》王广西著(台湾云龙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5、《武术学概论》徐才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上一文章
:
我对一套拳法四步...
下一文章
:
发展人是少北当前...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7
6
0
8
3
2
次